用对方法,娃发脾气也能变成锻炼大脑的好时机!

我们当代爸妈最困扰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发脾气哭闹,我们是由之任之,完全不搭理、等他自己妥协呢;还是该给予安慰、适度让步妥当呢。

原本觉得该立的规矩必须立,哭闹是个啥意思,好好说不行吗?那就把你晾一边,告诉你要作就这个结果!但现代科学育儿又总是告诉我们,要温和坚定,不能伤了娃的心,尤其是见娃哭得那个伤心,抽泣到不行,就会忍不住怀疑自己到底做对没,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不应该“冷暴力”!

今天就想从脑科学的角度,好好和大家说说,彻底帮大家把这个困扰给解决了,看完再也不纠结,清楚知道什么时候耐心安慰、什么时候“冷眼旁观”!

发脾气分两层,上层下层两种对待方式

大脑就像一幢两层小楼,下层主要负责基本功能(呼吸、吃喝、眨眼等)、原始的反应和冲动(比如躲避危险、打斗等)、强烈的情感(愤怒、恐惧、伤心等),简单来说,就是负责本能反应。

而上层进化程度更高,负责更加复杂的心理过程,比如思考、想象和规划等高级分析思维功能。

所以与之相对应的,娃发脾气也会分两层:

1、来自大脑下层本能反应带来的“怒火”,比如娃摔倒了很痛、受到挫折了很难过等,这种哭闹

是应激的。

2、来自大脑上层的“怒火”则来源于孩子的“挑衅”,因为这层负责相对复杂的心理过程,所以发脾气哭闹,是源于孩子自身的目的性:比如想要某个东西、想做某件事或者可以不做某些事(比如约定的规矩、习惯等)。

弄清楚来自于哪一层,咱们就可以用恰当有效的方式坚定执行了!我具体展开和大家说~

来自大脑下层:娃”应激”发脾气,我们该给足安抚

所谓“应激发脾气”,指的是孩子来不及思考,本能反应出来的就是“哭”。他们暂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心烦意乱。

就比如《妈妈去哪儿3》里有一集,嗯哼不小心踩到了玩具,被小零件扎了脚,痛得嗯哼当即嚎啕大哭,还很生气的把玩具都扔了出去。

这就是明显的来自下脑的本能反应。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说,男孩子这点痛都忍不了,哭什么哭,一点都不男子汉。

而是该跟孩子建立起联结,帮他们冷静下来,给他们一个爱抚或者拥抱。当平静了,再看看是否可以帮孩子启动上层大脑,用逻辑和理性和他们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霍思燕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先过去抱住嗯哼,安慰他,和他建立情感上的联结:太尖了,踩上肯定会疼的。

嗯哼还是继续哭,霍思燕就很耐心地给他拥抱、吹脚,安抚他的情绪。

等嗯哼平静下来了,霍思燕再开始跟他讲道理:不能再把东西重新扔回地板上,否则以后还会受到伤害。

只有这个时候,娃才能听进去,前提是他感受到了爱和被关心!

来自脑上层:娃通过发脾气“控制”大人,我们不用搭理!

但是如果是来自大脑上层的怒火,我们则要完全换一种对待方式。因为来自上脑的脾气是

娃有意识的发脾气

,目的是

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或者想要我们满足他们。尤其是3岁后的娃,越来越懂得利用这一点“操控”我们大人。

这个时候,虽然娃看起来很夸张,哭得惊天动地,但是实际上他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身体,保持理性的,他绝对是在有策略的采取行动,只是想要通过发火的方式来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果咱们满足了他们,他们肯定能够一秒止哭,跟变脸一样。

对于这样的发脾气,只有一种回应方式:不跟”捣蛋分子”谈判,咱们需要设立稳固的界限,明确地拒绝他们,给他们立好规矩。坚决不让步,哪怕哭得梨花带雨,也坚决不心软,因为不会伤害到他,反倒是在锻炼他!

有过几次这样的经验后,孩子会学着自己去控制冲动。

这里最常见的情景就是,和娃一起出门,他非得要买东西;又或者你和他约定好的事情,他要反悔等等。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如果发脾气是来自大脑下层、也就是真正需要我们安慰的哭闹,娃儿一般不能理性的思考或说话,因为他的大脑完全被原始情感系统所劫持,我们听到的只是他们哇哇的哭声。

但如果是他们带有目的或者“挑衅”的,通常没有眼泪,而且边哭,还能表达他的要求,当我们给出“不”的指令时,他们还能争辩。比如说我们要他们按时上床睡觉,他们一边哭一边喊”为什么爸爸就可以不去睡”、”或者还要再玩一会”等。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和娃有约在先,那就完全不用犹豫,不再搭理,让娃明白你的态度——“你爱咋整就咋整”!

看到这,大家是不是心里很有底了?清楚他们的哭闹发脾气来自于哪一层,咱们就可以用恰当有效的方式应对了。而且当咱们用对方法,解决的就不仅仅是当下的问题,而是能够让娃的上下大脑有更好的连结和整合,建立起一个健康的脑回路。

慢慢的,他们再碰到同样的问题,会有更合适的处理方式,与此同时,发脾气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