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Play Pass反击Apple Arcade,谷歌有胜算吗?

果粉们如期在金秋九月收获了苹果的付费大礼包,“劝氪系列”中,游戏订阅服务Apple Arcade,花费4.99美元就可以全家畅玩Arcade类目下的所有游戏,目前有一百多款,其中不乏来自育碧、万达南梦宫、世嘉等知名游戏公司的独占作品。 目前,Apple Arcade已经让不少人发出“入股不亏”的真香感慨,外媒更称之为“游戏领域最划算的交易之一”。 面对这种局面,另一大阵营的谷歌自然有点难受了。 前不久,谷歌暗搓搓研发的游戏订阅服务Play Pass就被泄露了,看起来定位和Apple Arcade一样,包含了一系列游戏应用程序,《纪念碑谷》《星霸股》《旧共和国骑士》等都位列其中,价格显示为每月4.99美元。这自然而然被看做是谷歌对苹果的一次反击。 其实谷歌试图分游戏订阅蛋糕的意图早已有之。2018年,谷歌就推出了主机版的游戏订阅服务Google Stadia,不过受到来自传统游戏主机厂,如索尼的PS Plus,微软的Xbox Game Pass,以及任天堂的Nintendo Switch Online;以及一些拥有第一方作品的游戏公司,如育碧、EA自己的订阅服务Uplay+、EA Access等的重重压力,Google Stadia从订阅模式到价格都备受争议。 那么,这一次回到智能手机的主场,谷歌有可能成功吗? 想成为手游界Netflix,先把苹果挑下马 智能手机的全球化,让苹果和谷歌这两个巨无霸的“全家桶”产品,总是能所向披靡地获取高速增长。 单看内容产业,Apple Music与Google PlayMusic All-Access,就在音乐订阅服务上与Pandora和Spotify等流媒体服务竞争,Apple News+与谷歌流媒体服务,先后吸引了不少老牌新闻媒体。在视频领域,谷歌的YouTubeTV与苹果的Apple TV+也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如今,战火毫不意外地烧到了游戏领域。而这次,苹果显然占据了先发优势,谷歌Play Pass虽然还没有更多细节流出,但不过作为对标Apple Arcade的服务,以及参考此前Stadia的操作,目测Play Pass也会选择与游戏厂商合作,把生态内的游戏全都打包吸引用户付费。 不过,有三个亮点值得在谷歌发布会前提前锁定一下: 1.内容壁垒。独占游戏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刚刚过去的秋季发布会上,Apple Arcade获得了诸多游戏大厂的支持,引入了超过100款高质量游戏,其中就包括了《索尼克赛车》、Beyond a Steel Sky、Lego Brawls、Hot Lava、The Pathless 等独立游戏,不能移植到 Android 平台。换句话说,苹果已经拿下了一大部分游戏的“移动端独占权”,谷歌Play Pass “成龙”还是“成虫”,这一仗至关重要。 2.费用及分成。长期以来,移动端游戏的主流模式就是“免费下载+内购付费”。如果选择进入平台的付费订阅频道, Apple Arcade中的游戏就不会再出现在App Store上,这意味着“免费”所能吸引的流量将直接告罄。 为了平衡移动端游戏开发者的利益,苹果有意将资源向买断制游戏与中小游戏开发商倾斜,投入了 5 亿美元作为保底收入,保证首批参与项目的开发商能获得足够的分成收入。做到了Apple Arcade 内提供的游戏没有广告,没有内购。同时,参与 Apple Arcade…

Read More

小米一亿像素新机:放大8倍,细节依旧清晰震撼

小米手机官方微博称:#1亿像素照片# 有多大?分辨率高达12032 x 9024,单张文件超过40MB,看上去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直接上样片放大2倍、4倍、甚至8倍,细节依旧清晰震撼,手机拍照迈入1亿像素时代,明天见!9月24日 #小米5G新品发布会# 官方并没有透露首发机型,但考虑到小米9 Pro 5G版本后置4800万三摄,因此猜测可能是MIX Alpha首发1亿像素。 除此之外,小米MIX Alpha还可能首发屏下摄像头,搭载高通骁龙855 Plus处理器,支持5G网络。 关于小米MIX Alpha的外观,网传是长这样的: 小米创始人雷军也表示:小米MIX Alpha非常震撼,绝对是颠覆性的。

深扒车好多:领先者的意识自觉与攀登者的边缘哲学

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的国内乘用车市场格局变化,给二手车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的二手车电商,也早已褪去了几年前的青涩,整个行业开始步入精细化运营阶段。而坐在二手车电商头把交椅的车好多以及旗下瓜子二手车,所吸引到的关注也会更多一些。 就在中秋前夕,车好多集团CEO杨浩涌在集团成立四周年之际发表了一封内部信,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成绩进行总结的同时,也对未来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规划。透过内部信中的规划,车好多作为领先者的意识自觉与一路走来的“边缘哲学”也浮出水面。 领先者的意识自觉:广告曝光为行业注入“强心剂” 据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2019年7月,瓜子二手车APP的行业独占率达36.15%,是第二名的近7倍。而在过去所有人的认知当中,瓜子二手车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而在行业“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到来之际,瓜子二手车也用行动为整个行业进行预热。 据杨浩涌发布的内部信显示,接下来瓜子将继续广告投入,这一举措势必会增加品牌和整个行业的曝光度,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对整个行业销量都会起到提振作用。而且还能细水长流,强化用户内心深处对二手车电商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而作为发起者的瓜子二手车无疑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从大环境来看,进入2019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在此背景下二手车表现突出,成为推动汽车大流通的重要抓手。 天时地利已至,这时候巨大的广告曝光无疑是二手车行业主动出击的“人和”要素。 除此之外,瓜子二手车的兄弟品牌毛豆新车也于9月中旬开启新一轮广告投放,激活下沉市场。新车与二手车的双线并进,为接下来行业旺季的到来做好充足准备。 而在接下来的广告宣传中,杨浩涌的内部信中提到,瓜子二手车在保留孙红雷为代言人的基础上,将新增一位代言人并于10月初开启新一轮广告投放。从多个维度来看,此次增加代言人的背后也透露出瓜子二手车的许多考量。 过去一段时间,瓜子二手车通过广告宣传的饱和攻击,已经进入广大用户的视线当中,其广告语甚至很多人都能背下来。而采用新的代言人,在短期内势必会给受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人一种新鲜感,在短期内实现强化品牌印象的效果,真正起到为行业、为品牌造势这一目标。 除此之外,新的代言人虽说目前还保有悬念,但就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这一代言人在年轻用户群体中具备极高的人气,瓜子二手车也因此可以深入更年轻的二手车消费市场,挖掘更多样化的用户群体。 代言人选择是一门学问,它不只是一种粉丝经济的挖掘,更是品牌人格化的一种展现,是品牌与用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但如果品牌仅仅局限于部分人群,那么品牌的长期价值很难得到沉淀。 瓜子从用户视角寻求品牌突破,在保留原先代言人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代言人,不同年龄层次的代言人也对应着不同的客群,具备不同的文化标识。这也是行业精细化运作的重要体现,对不同客户群体采用相应的策略,很好的解决了多层次的消费文化标识问题,建立多维度的品牌价值观,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力”,这在未来也具备极高的商业价值。 攀登者的边缘哲学:由垂直到生态的产业升华 一个成功的企业除了具有冒险精神,对大的商业环境走向变化总是超乎寻常地敏感。 除了广告方面的布局,此次内部信透露出最重磅的消息无疑是瓜子“全国购开放平台”的推出。 据了解,瓜子二手车“全国购开放平台”接入第三方商户,与现有个人车源形成有效补充,扩大服务范围,更好的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购车需求,提升匹配效率,提高服务体验,打造二手车业务新增长曲线。 一家企业的精力和资源是有限的,而生态资源不同。可以说,瓜子的这一举措打破单一企业的资源有限性,具备资源整合的组合效应,能够实现多渠道资源互换。 除此之外,“全国购开放平台”的建立,整合多方资源,这其实就形成了一种“点、线、面”的利益共同体,在“面”(平台方)的约束下实现规范化运作。而这其实也是针对过去一段时间,二手车行业零散,标准化程度低等痛点的一次降维攻击,引领行业走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就目前看来,搭建开放平台,走向合作共赢,是大型互联网公司发展的趋势,是已被证明的行业发展、升级的普遍规律。亚马逊不断围绕用户、平台商户的需求迭代技术,开放服务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京东通过开放平台,开放自己的供应链、金融、物流方面的实力迅速成长;贝壳找房通过开放平台,整合多家地产平台,成为房产交易的“鲶鱼”。 由此可见,瓜子二手车的做法,其实也是遵循商业社会发展底层规律的行为。不过问题来了,二手车电商玩家众多,为什么是瓜子发起的呢? 在笔者看来,瓜子二手车本身产业链布局已经趋于完善,其综合实力已经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平台有能力向第三方商户输出检测、定价、AI智能应用、金融、保险、物流、交付等技术、服务能力与服务标准。具备行业龙头应有的“领导力”,扩大第三方商户的售车范围,丰富了用户的购车选择,用户异地购车有了平台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交易匹配效率。 构建开放平台需要有吸引人入驻的生态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也反映出瓜子二手车在此之前所付出的努力。 有这样一种说法,要想成功就必须高度聚焦;但对于企业而言,现实情况却是这样只会造成企业资源有限,抗风险额能力不足,很难应对商业环境的日新月异。 过去很多行业的领先者跌落神坛的一个共同因素就是由于处于中心化而过于聚焦眼前,不知道怎么继续向上攀登,诺基亚、黑莓的失败皆是如此。 而透过此次瓜子开放平台的建立,所展示出的综合实力“肌肉”可以看出,虽说瓜子二手车早已是二手车电商的领先者,但它似乎却没有任何所谓引领者的中心化自负,永远保持一个边缘视角,不断看着中心的方向。而当它到达一个中心后,目光又放在了新的中心,这也是其一直以来保持领先力和竞争力的内在引擎。 用户至上的谦逊心理:回归零售本质,满足多样化需求 二手车属于典型的非标准化产品,不同车源之间服务成本差异非常大。在此之前,行业普遍采用固定服务费率进行居间交易,然而这种做法对于部分尾部车型来说,交易服务成本有些过于高,而固定服务费率通常难以填补这部分车源的服务成本,以至于这部分车源由于服务成本过高而被排除出严选体系之外。 不难发现,这种方式不仅限制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更背离了用户多元化的选择需求,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如今,瓜子二手车即将推出差异化付服务费,将原本一刀切的固定服务费率调整为基于不同车辆因素和不同市场环境变化的动态服务费率,这一举措无疑会对行业接下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体现出瓜子二手车对用户主体的尊重。 尾部车源在市面上流通程度非常低,在车源质量、检测评估水平、定价公允性上也难以保证,难免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通过差异化服务费率的建立出更加标准化、一站式的服务和保障,满足这部分尾部车辆意向用户的购车权益。 头部品类的重要性自不用说,但长尾的潜在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多样化是任何市场发展的必然走向,头部与长尾共存的市场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 电商平台中,一站式购物平台对垂直电商的挤出效应就是如此;视频平台不再唯流量论,开始挖掘各个细分场景也是如此。 如今,瓜子二手车对尾部车辆“顽疾”的解决,同样也是回归零售本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行为,流露出平台方对用户的谦逊心理,始终正视自己服务者的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品牌也变得更加接地气,有亲和力。 总的来看,短短的一封内部信,背后却隐藏着多个对行业发展影响力巨大的重磅消息。 从品牌维度来看, 广告曝光、开放平台成立、行业顽疾的解决,无疑会对瓜子二手车的品牌美誉度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对用户时刻保持着的谦逊心理,则会促使其在公众认知中的形象不断得到美化。 从生态维度来看,个体之间赤膊搏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商业、消费者需要更全面流程化的服务,在这一方面,瓜子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 而在领导维度来看,瓜子的领先已经不局限于销量和活跃度上,更体现在其对行业的引领作用,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去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领先者的意识自觉加上边缘视角的发展哲学,共同塑造出了瓜子二手车应对纷繁复杂商业环境的能力。而“三大维度”的强化,似乎也预示着未来二手车电商行业这样一个大的趋势: “凡尔登式的行业竞争时代落下帷幕,资源集聚赢者通吃的时代已经到来。”

炒鞋风潮下的“真鞋”鉴定生意

炒鞋风潮的怪异风口下,球鞋交易平台快速崛起。 尽管毒APP等早先已经扎根球鞋交易二级市场的玩家大力呼吁“鞋穿不炒”,并出台了许多措施限制炒鞋,但无论如何,炒鞋之风兴起让这些平台享受到了一波流量红利。 除了毒、Get等传统平台,一些新的玩家还在加入,例如有货UFO、Nice、斗牛(原“EYEE蜂潮”),以及不久前二手电商平台转转推出的“切克”等。 而伴随二级市场交易的一定有“鉴定”这个环节,在新杀入市场时,平台们也往往强调自己的真鞋鉴定能力,例如“切克”进入市场时,就多处试图用转转过去在质检方面的投入做背书。 炒鞋风潮下,提高“真鞋”的鉴定能力有直接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仅从球鞋鉴定这件事来看,它不是一个可以跟风的领域,不是下了决心或者投入了多大的资源就一定能拥有“更高的鉴定水准”,在横向上,鉴定球鞋与鉴定其他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几乎没有关联度。贸然进入,把鉴定当噱头,跟风的平台们可能最终会梦碎。 球鞋鉴定得利于炒鞋风潮? “切克”等平台密集进入球鞋二手交易市场,并打出鉴定的旗号,与炒鞋风潮带来的三大“红利”有莫大的关系。 1、球鞋鉴定是二级市场跑不了的“标配” 二手产品交易的种类有很多,但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在构建商业模式时一定少不了“鉴定”:价值(至少是表面上的价格)很高;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假货、仿品。所以,那些做手机二手交易的平台往往都在产品鉴定中投入大量资源。 在95后、00后潮经济兴起的当下,球鞋的价格越炒越高,正品货量(限量版、定制版等概念)远远达不到需求(否则也不会形成炒鞋风潮),鞋友、专职炒鞋贩子都在争抢,其结果,就是在二级市场的诱人利益下,过去本就存在的莆田鞋、郴州鞋假货现象愈演愈烈。 炒鞋风潮越盛,本身就冒着巨大泡沫风险的炒鞋者就越要保证投资标的正品属性,鉴定的价值就越大。 2、“Fake技术”魔高一尺,道只能再高一丈 球鞋鉴定总体上经历过这么三个阶段: 莆田鞋泛滥时,普通消费者也学会了识别仿品的一招半式,此时还不需要专业的鉴定; 限量版、定制版等概念兴起后,较少的产出使得某一品牌的粉丝开始寻求更专业的鉴定; 炒鞋风潮兴起后,鞋不再仅局限于粉丝群体流通,更多消费者/投机者面对全网各类限量、定制版,几乎完全依赖鉴定机构。 在这个过程中,造假技术也逐渐从粗放仿制到精细化复制,从代工厂搬出来的生产线、设计图做出来的东西几乎以假乱真。在鉴定业内,可以供分辨真假的东西越来越少,目前已经聚焦到了标牌细节上,例如,这是一个真的标牌(每一批次的各种设置都不一样,来源:艺sir鞋说): 这是一个假的标牌: 字体错误、对应情况错误、粗细体错误……可以看出,鉴定的要求已经到达极其细微的地步,超出了大多数消费者可以自行解决的能力范畴。 对于那些从事二手鞋交易的平台来说,一方面直接提供交易过程中的鉴定保障,能大大提升用户粘性,另一方面,这些平台也都在开辟非交易场景下的鉴定服务(一般按件收费,例如毒APP上5元一次),这将给平台提供庞大的潜在客户资源池。 可以预见的事,下一步炒鞋浪潮中,除了各种K线图、“投资”分析,鞋品真假鉴定能力也将成为消费者、投机者关注的焦点。 球鞋鉴定,不是一个可以跟风的商业模式 在毒、Get、Nice等玩家已经盘踞多时后,“切克”等平台携“鉴定”标签杀入合乎情理。 只不过,隔行如隔山,同样的二手鉴定江湖,你来我往的真假球鞋市场上的“鉴鞋”武功完全自成一派,跟风进入者既绝不可能有老本可以吃,也很难赶得上有充分“功力”积攒的抢先入局者。 这段话,以切克作为具体案例来理解:且不论转转的二手商品鉴定经验如何,那些对其手机鉴定能力的大量质疑是否合理,就算转转真的在传统二手商品鉴定上有一定能力,这些能力对切克而言可能也不会有太多的“利用价值”。如果只是跟风入局,“鉴定”或只能成为噱头。 这不针对具体某个平台,而是球鞋二级市场上所有新入局者都面临的难题。 具体而言,原因有这几个方面: 1、球鞋鉴定的人才,只有金字塔尖的少许人 在二手交易最典型的手机场景里,最近一二年之中(意味着性能尚未被淘汰)各大品牌只有可以数得过来的标品,哪个单品二手流通量大可以准确预测,人员经过平台简单的培训即可以上岗做检测。 在标准化的流程下,只要在硬件、人才、运营等方面舍得投入,手机鉴定的水准总是可以提上来。 但鞋不是这样的。各大品牌、各个明星、各种纪念,限量版、定制版数不胜数,且若干年前的球鞋仍将长期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随意炒鞋风潮的兴盛,市面上等待鉴定的球鞋单品只会越来越繁杂。 而几乎每一种单品,都有自己的代工厂、批次、鞋盒、鞋盒测标与底标、钢印、鞋标、中底外底走线、鞋垫刷胶、甚至手感气味等等细节。成为真正有资质的鉴定师,没有长年的积累是不行的,能够标准化的部分,事实上消费者/投机者也不难自行解决。 毒APP之所以在鉴定界有不错的公信力,根本上还是源于虎扑体育的那套班底,包括“鞋界”广泛认可的绰号为“奥巴马”、“本拉登”(因早年BBS头像而得名)的一众鉴定专业人士。另外一家相对权威的球鞋鉴定机构Get,其名声也主要依赖“ben999”(人称“ben神”)等行业专家,此外,“有货”等则主要依靠长年混迹贴吧的几个民间专业鞋品鉴定专家。 简而言之,鉴鞋与鉴手机不一样,这一行的门槛非常高且十分小众,到目前为止其队伍有质量的扩大(而不是赶急赶忙招一大批人)与中国古代传帮带类似,必须是一个带一个入门,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方可。 毒APP这类产品不是一下子涌入,而是早都有扎实的鉴鞋“班底”,所以,当切克这类平台自恃二手鉴定经验跟风入局后,可能会发现这一行并不是找一堆人那么简单的事,过去的经验使不上,新建的团队可能只能执行一些标准化的、简单的仿品鉴别,真进来了高端仿品的单子,很可能闹出乌龙。 切克声称与Get合作,只有两边都鉴定为真的,才认定为真,此举看似为消费者保底,但反过来看何尝不是一种自信的缺乏,在二手潮鞋市场如火如荼的今天,一个新入局的平台不得不依靠另一个权威平台来给自己充门面,足见鉴鞋这件事真不是有钱有噱头就能上的。 问题在于,如果Get一类的鉴鞋平台已经足够权威,而它自身又有球鞋交易平台,消费者又何必去找与它“合作”的切克呢。 2、可“盯梢”的鉴定环节,让二手鞋交易平台的贪腐管理更困难 如果华强北的张三翻新了一批问题手机到二手平台上售卖冒充99新机,他大概只能听天由命等待鉴定师们的判决。手机的标品属性意味着制造猫腻的人无法在海量鉴定师中对接到会查看自己这批“货”的特定鉴定师,难以通过鉴定环节强行洗白。 但潮鞋不一样,每一款都带有独特性,高仿产品很容易找到能够真的“鉴别”出真假的鉴定师,谁能看这款、谁能看那款(或者顶尖专家哪款都能看)是可以精确定位的。 例如,在Get平台上,有鉴定师“揭露”鉴定专家Ben私下收受贿赂,帮助某批次假鞋鉴定为真,而Ben随后进行反击,贴出一个截图,显示有人花20万找他洗白假鞋,只要鉴定的时候给个“真”就行,截图中的Ben并未应允。 在炒鞋风潮兴起的当下,鉴定平台往往成为假鞋贩子的金字背书,在微信朋友圈里,也经常能发现某些莆田鞋微商发出XX鉴定平台鉴定为真的报告。为了金字背书,假鞋贩子不惜花费重金,精确制导收买能够鉴定自己鞋子的鉴定师。 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潮鞋鉴定与手机等鉴定不同,尤其面对疑难的、以假乱真的产品无法组织起标准化的应对团队,只能依赖个人,给内外勾结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Ben之类的资深鉴定师很大概率不会做出有损自己权威的事,但新培养出来的鉴定师则未必,尤其对切克这类本身可能缺乏鉴定经验、更缺乏从顶级鉴定师到基层鉴定师管理体系的新晋平台来说,它们很可能沦为“洗鞋”的场所:要么确实无法识别真假,高仿的假的可能看成真的,要么某些对特定鞋品或有经验的鉴定师在尚不足够成熟的机制下被“收买”,故意为高仿假鞋出具“真”报告。 谈到这里,其实又回到了前文——潮鞋鉴定沉淀得越久的平台不可否认越值得信赖,不论是平台机制的完善,还是鉴定师个人对羽毛的爱惜,都大大降低了内外串通的概率。 3、图片鉴定需求下,凸显“跟风”的脆弱 包括老牌的毒APP、Nice以及新入场的切克等潮鞋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在内,它们提供的鉴定服务都分为两种: 直接平台交易的,由卖家发货到平台,平台“实物鉴定”,没问题再发货给买家; 非交易的收费服务往往不需要发货,只需要按照平台要求上传相应位置的照片,由鉴定师根据照片进行鉴定,如图是切克的照片鉴定页面,需要鉴定服务的用户需要提供这些照片: 受限于物流收发货、鉴定任务分配的复杂体系,实物鉴定的效率远远低于图片鉴定,后者能够大大提升平台鉴定的效率,尽快开拓出更大的潜在客户资源池子。但显而易见,图片鉴定的准确性肯定不如实物鉴定。 尤其是随着图片鉴定的兴起,一些别有用意的卖家把假鞋和真鞋的图一起上传,例如假鞋一模一样的外观和真鞋的细节图,一旦蒙混过关,就能拿着“鉴定为真”的报告招摇撞骗,防不胜防。 所以,图片鉴定大大提升了效率,也利于平台发展,但对鉴定师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不仅要懂鞋的真假,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图片本身的真假。一旦判断失误,就有沦为假鞋帮凶的可能,这凸显出平台沉淀能力的价值。 所有想趁着炒鞋风潮入局的玩家都必须慎重思考这个问题:在“走”的能力都没有的时候入场,面临着必须“跑”才能实现的目标,自己是否不害怕摔跤,甚至摔得太重再也爬不起来? 标准化与集成化的未来,还不在眼前 虽然我们不断强调鉴鞋是一件十分需要经验和人力沉淀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鉴鞋”事业就不会出现标准化的统一鉴别规范。…

Read More

许家印的欧洲行与“恒驰”的全球化

恒大老板许家印最近很忙。 他刚在德国参加完法兰克福车展,顺手促成了全球顶级汽车工程技术及零部件供应商龙头首次大聚合。又立刻出现在意大利都灵和米兰,并先后考察了全球最顶尖的汽车造型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以及世界最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马瑞利集团。 但,这仅仅只是他造车行程单上的冰山一角。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许家印已为造车七次出国,总行程已超九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飞行时长超130小时。 马不停蹄的背后,许家印正在为他的造车梦奔走。众所周知,许家印是一个要求极高的人,关于多元化,他曾经这样表态:“恒大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强做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堪称 “造车劳模”的行程单,诠释的不仅是恒大“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的强大决心,更隐含着恒大克敌制胜的造车逻辑。 01许家印的中秋行程单 这已经是许家印今年以来第七次为造车出国,也是他奔赴的第10个国外城市。 9月11日,中秋假期前夕,许家印率高管团队奔赴德国,参加世界规模最大的车展“法兰克福车展”。车展上,许家印求知惹渴,先后考察了博世、麦格纳、大陆集团、采埃孚、本特勒、爱达克、伟巴斯特、马勒等世界顶级汽车工程技术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展台,了解世界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 当晚,许家印举行大型答谢晚宴,宴请了60多位全球顶级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汽车零配件龙头供应商的董事长和 CEO。据了解,这也是汽车领域首次出现如此大规模、高量级阵容的行业性聚会。 在德国留下一段“传奇”之后,正好赶上中秋假期,但许家印并没有休息,即刻奔赴下一程——意大利都灵。 在都灵,许家印一行来到了世界汽车设计巨头 Pininfarina 集团(宾尼法利纳, 简称宾法)总部,实地考察恒大新车型设计进展,并与宾法董事局主席 Paolo Pininfarina、总裁Silvio Angori 等高管举行了会谈交流。 结束都灵行程后,许家印一行又马不停蹄考察了总部位于米兰的Magneti Marelli 集团(玛涅蒂马瑞利,简称马瑞利),与马瑞利全球首席运营官 Ermanno Ferrari 等高管举行了深入会谈。 需要关注到的是,许家印选择参观交流的这些企业,无一不是在汽车领域某一领域或某几大领域拥有绝对实力的顶尖汽车制造企业。 以最新考察的宾法和马瑞利为例,宾法创立于 1930 年,是世界最大、最顶尖的汽车造型设计公司,被誉为意大利工业设计“皇冠上的明珠”。拥有超 650 人的顶级设计团队,在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宾法既是法拉利的御用设计公司,也与劳斯莱斯、兰博基尼、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宝马、奔驰、凯迪拉克、捷豹等知名车企长期深入合作,设计的经典车型超 600 款。 马瑞利则创立于 1919 年,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之一, 在车灯系统、动力系统、电子系统、悬挂系统、排放系统等多个领域拥有全球最顶尖的核心技术,在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 20多个国家拥有 170 个研发生产基地,研发制造人员超 62000 名,并长期与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奥迪、宝马、奔驰、大众、丰田、标致、菲亚特、沃尔沃、福特等全球主流车企深入合作。 密集的行程背后,是经验的交流,先进理念的学习,先进技术的了解,同时更重要的是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据知情人士透露,恒大接下来将与世界各顶级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及汽车零配件龙头供应商深入合作,打造世界一流品质的“恒驰” 全系列产品。 02恒大造车“全”逻辑 马不停蹄奔赴各地,考察了解各种新能源汽车造车最新技术的背后,同时串联出的是许家印的造车逻辑。 据了解,许家印曾多次在内部会议强调,“恒大新能源汽车的定位,就是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 恒大希望,“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世界一流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品质,对标的是世界级的产能量级和用户群体。无论是恒大健康与科尼赛克合作的、即将在明年三月份在日内瓦车展亮相的新车型,还是恒大未来推出的恒驰品牌系列,瞄准的都是来自全世界的用户。 但与此同时,世界级的定位又反向要求恒大必须具备世界级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品质。要争夺来自全世界的买家,恒大必须直面来自全世界新能源造车势力的激烈竞争,并拥有与他们一较高下的产品和技术。 而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达成这个目标,仅依靠核心技术的自我培育显然并不现实,全球化技术、工艺的收购兼并以及合作共赢是助力恒大快速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选择。 事实上,汽车制造业是所有工业部门中产业链最长,带动效应最大的一种产业。日本的二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就依赖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60%来自于汽车贸易。 有信息显示,汽车产业的全球化,集中体现在两个显著而又相互关联的特征上,一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日益全球化;二是巨型汽车企业之间的大规模重组,其结果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

Read More

周杰伦打开数字音乐新世界

继两个月前的“坤伦对决”后,周杰伦再次刷屏,这次是因为一张新发布的数字专辑。周董只推出了一首新歌《说好不哭》,但成功挤爆了QQ音乐的服务器,发售1小时后就卖出了288万份;截止到发稿前,单曲销量突破612万,销售额近2000万元。顺便多说一句,按照App Store的分成机制,这笔收入中还要缴纳一笔“苹果税”,苹果坐收近100万元。 周杰伦可以说是旧明星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是80后群体们的集体偶像。在当前的粉丝经济时代,明星数量在迅速增加,粉丝也在迅速分化,很难再出现周杰伦这样的集体偶像。 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一个现象,移动互联网时代,购买音乐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董等老牌音乐人的新歌基本都选择了以数字专辑的方式发售,在实体专辑时代,你很难想象一张CD能达到1小时卖出288万张的成就。 或许,你更想不到的是,数字专辑也正在变化,新的音乐销售方式在逐渐成为主流。 01 乔布斯改变的不只手机,还有音乐 已经成为庞然大物的苹果,正在逐渐改变对手机的依赖,大举进军互联网服务行业,游戏、视频、信用卡、新闻都是苹果重仓押宝的领域。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成为家喻户晓的手机品牌前,苹果曾经是音乐产业变革中的弄潮儿。 2001年,苹果推出了iPod,迅速占领了移动音乐播放器市场。iPod+iTunes的组合,彻底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iPod本身的优势很明显,容量足够大(2001年的5GB称得上是海量了)、外观时尚小巧便携。 乔布斯说服了音乐版权商们,把完整的音乐专辑拆分单曲销售,一律0.99美元每首。用户在iTunes上下单后,即可永久拥有该音乐的所有权。实际上,在iPod推出前,已经有不少用户尝试把CD转录成MP3格式的习惯,而苹果则大大简化了这个过程,一根数据线,就能把购买的音乐一键同步到iPod中。 软硬件+服务的完美结合,让苹果在音乐零售行业大获成功。推出三年,苹果就通过iPod和数字音乐销售获得了100亿美元的收入,差不多占了当时苹果公司总营收的一半。尽管当时苹果的全称还是“苹果电脑公司”,但说它是一家音乐销售企业也不为过。 02 挡不住流媒体潮流?那就去顺应它 乔布斯对音乐市场的改变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把实体专辑数字化,另一个是从整张专辑打包销售变成单曲零售。但本质上来说,iPod+iTunes依然是买断制,属于PC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但在进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音乐市场已经悄然进入了下一个阶段。2008年,iPod的销量达到顶峰,随着一路下滑,直到彻底退出苹果产品线。而iPhone则迅速崛起,成为苹果的支柱业务,铸就了苹果延续至今的成就。 iPhone以及其他智能手机杀死了移动播放器,但并没有让音乐买断制被终结,iTunes依然为苹果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 在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速率飞速进步后,音乐市场开始朝流媒体市场发展。乔布斯并非没有意识到这股新鲜事物,但他并不看好。2003年iTunes启动时,乔布斯攻击流媒体音乐服务时称: “从古至今,大家就是习惯购买音乐,租赁制是死路一条。”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乔布斯自然是被打脸了。但他一语道破了流媒体音乐的本质——租赁制(平台商更愿意说是订阅制)。图书馆借书、录像带店里借碟、电玩店租游戏……这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租赁服务。流媒体音乐本质也是租赁,但通过数字和网络技术,让成本降低、用户体验得到提升。 Spotify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流媒体音乐平台,苹果的Apple Music 2015年才推出,但也迅速扩张,到今年上半年已经累计了超过6000万的用户,甚至在美国市场超过了Spotify,恐怕库克会大呼真香了。 但话说回来,在国内市场,特殊的环境下,音乐市场呈现得更加类似于买断制和订阅制的混合。音乐版权规范化后,各大互联网巨头在这方面投入重金,早期各大音乐平台采取的制度是“低价付费会员打包买断制”,用户每月支付一笔会员费,即可下载平台上的音频资源,基本是永久拥有。 不过,这种疯狂烧钱模式显然是无法长久的。国内主流音乐平台的会员机制已经在悄然转向更纯粹的订阅制,会员到期未续费后,大家经常会发现已经下载好的音乐无法继续听了,离线音频文件从可以随意复制粘贴的MP3、FLAC格式逐渐变成了私有加密格式。 此外,音乐平台上还会有很多需要额外付费购买的数字专辑,比如说这次周董的《说好不哭》,即使你是绿钻会员,依然要付费才能听。而且,周杰伦的热门歌曲基本被打上了“VIP”的标识,非会员无法试听完整版。 当然,即便如此,除了Apple Music和豆瓣FM外,国内大部分音乐平台也没有采用纯粹的流媒体形式。只是,这种服务形态正在慢慢渗透,并且有大范围蔓延的趋势。 03 数字专辑和买断制不会消亡 站在用户角度而言,不管是买断制还是订阅制,都各有利弊,就像不管是买还是租,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都会有不一样的考量。订阅制可以在短时间内,用最低的价格获得最多作品的使用权;而买断制则更加符合我们传统的购物习惯,获得更加有安全感的体验。 如果要对周杰伦为代表的明星粉丝做一个粗略的划分,那他们可能大部分都属于80后以及90初群体。这部分人的青春时代则是从随身听、MP3一路走过来的,他们可能经历过实体唱片时代的尾巴,拿着随身听穿越过大街小巷的音像店,也欣然接受了移动播放器以及手机的到来。 对大部分人而言,在入手一件具有情怀的数字产品时,我们更愿意获得的是所有权,而不是短暂的使用权。《说好不哭》采用的还是买断制的数字专辑模式,想必周杰伦的粉丝们更愿意获得这份永久拥有的权利,而不是有限的使用权。买断制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拥有这份“收藏感”。 尽管从全球音乐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订阅制已经对买断制形成了包围。出于消费延展性的考量,谷歌亚马逊这些互联网巨头也更愿意推进订阅制,但在国内市场而言,还是有很多人对买断制青睐有加。 对音乐版权商而言,订阅制的一大弊端是“一视同仁”,分成有点平均主义,所以在国内音乐平台上又衍生出了音乐包和单独付费销售模式。即包月会员覆盖范围之外,版权商和平台认为是有竞争力的、特别的音乐作品,单独销售,用户要额外付费。例如周杰伦2016年的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会员可以在线播放,但下载买断需要额外付费买断。 另外,对流量明星而言,版权商不会放过获利的机会,采用单独付费模式才能让利润最大化。而自掏腰包、帮助爱豆上榜的行为,也是屡见不鲜。 从QQ音乐去年年底发布的招股书来看,QQ音乐的在线用户数量极为庞大,突破了8亿大关,但付费率只有3.6%,远低于Spotify的45.6%。QQ音乐要扩大盈利,数字专辑则是一个突破口。此次拿到周杰伦新曲独家发售权,一天不到,就获得了一笔近2000万元的收入。这样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数字专辑在国内还有很大的市场。 乔布斯借助有线网络的发展,让iPod和iTunes革掉了随身听和实体CD的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则让流媒体成为新的主流音乐消费方式。而未来随着高速宽带和5G网络的普及,或许以后一切互联网产品都会有服务化的趋势。除了音乐,游戏、视频、新闻等等,都可以变成完全放在云端的、订阅制流媒体服务。 搞不好,在高速网络已经等同于水和空气的未来,新世代年轻人,也会完全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执着于下载和获得产品的永久权,正如十几年前有人质疑为什么要为虚拟产品付费一样。

新氧推199元免单券 医美新战役如何打?

连大爷大妈买菜都不放过的中国互联网,又怎会放过小哥哥小姐姐扎堆的医美大蛋糕? 一周年,阿里健康发布天猫医美“焕新计划”,帮助医美品牌和机构连接3亿求美消费者; 两个月前,百度宣布将推出百集内容、评价、电商于一体的医美应用“柠檬爱美”; 四个月前,京东与高德美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医美行业良性生态圈; 八个月前,美团举办医美行业峰会,并携手瑞蓝、华熙生物等共建“正品联盟”…… 据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医美疗程消费量将超过美国、巴西、日本、韩国等国,成为医美消费全球第一。 一条刚刚打开局面但前景广阔的赛道上,一下子挤进这么多巨头,一场“厮杀”不可避免。 9月9日,垂直巨头新氧就发起了医美行业首个电商节“99皮皮节”,颇有警示巨头并捍卫自己领地的意味。 199元的奥秘 本届医美电商节,新氧使出的“杀手锏”是199元新人免单券。只要是新注册用户,就能获得199元的无门槛抵用券,如果该项目本身就低于199元,意味着新用户可免费享受医美项目。 为什么是199元? 这背后是新氧对于综合平台外科手术般的精准打击。 新氧财报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20.15万付费用户数促成8.929亿元医美服务交易总额,意味着新氧的客单价4400元左右。而美团公布的618医美战报显示,400万用户完成6.7亿交易额,意味着其客单价为167元左右。 新氧是高客单价垂直平台的代表,而美团、京东、百度等是低客单价综合平台的代表。 新氧用199元的定价,很明显是用高客单价降维打击低客单价,收拢200元以下的综合平台医美用户,将综合平台的用户规模优势化解于无形之中。杀伤力不可谓不大。 新氧的策略之所以有效,在于医美行业垂直平台与综合平台两种模式的博弈姿态,正从高频打低频,转变为高客单价打低客单价。 这种转变和两条道路的差异,成为互联网医美未来一两年内最有看点的大戏,也将决定行业最终走向。 医美行业的“门道” 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互联网竞争往往成为“赢家通吃”的游戏。 巨头们对垂直平台的进攻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以大打小,用更多“弹药”轰炸、抢占市场份额;二是高频打低频,引导用户改变使用习惯。 1、 综合平台规模大已无需多言。阿里、美团、京东、百度等庞大的流量和用户规模,以及资金、品牌、人员团队等优势,使得他们有更多资源在医美战场上投入更多、投入更久。 2、 高频打低频。滴滴从高频的打车出行需求入手,取得优势后,快速切入代驾、汽车后市场服务等相对低频的需求。微信支付对支付宝的逆袭,靠的也是社交软件比单一的支付应用更高频。 如今,美团们集体进军医美,既看中市场广阔前景,也信仰高频打低频战无不胜的理论。 百度的搜索,阿里及京东的电商购物,美团的吃喝玩乐,都属于高频应用场景,一个用户一天几次下单都是正常的。相比之下,医美则是低频消费,一年几次甚至几年一次都是可能的。 然而,医美、汽车、房产等作为重度垂直行业,自有其规律和门道。高频打低频在重度垂直行业已经不太奏效,甚至是反转的。 我们先来看重度垂直行业有何特点。 1、线下重:比如互联网房产交易、汽车销售,必须要依靠线下中介和4S店,纯线上是完不成的。 2、门槛高:具有一定的知识门槛和经济门槛。房、车不仅花销大,还要求用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3、决策长:消费者从确定购买意向到最终成交,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且容易受到家人、朋友等影响,跟外卖、看电影等短平快的决策过程完全不同。 具体到医美行业: 线下医院、医师是必不可少的落地环节; 既需要用户了解医美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背景,消费金额也比日常普通消费要大; 用户决策周期也较长并容易受到其他用户案例、朋友等第三方因素的影响。 在汽车互联网领域,阿里汽车、京东汽车都曾声势浩大,但闷声发大财的主儿还是垂直玩家汽车之家。 房产互联网领域,阿里、京东、苏宁相继进驻房屋租赁、二手房中介等领域,但还是玩不过链家、58同城等垂直平台。在互联网医美行业,新氧战胜综合平台也是大概率事件。 为啥高频打低频在垂直赛道不灵了? 一是,高价比高频更有价值。高频往往意味着低客单价,低频则相对高客单价。 在垂直赛道上,大量低客单价用户不是平台潜在目标用户,掌握高客单价用户才是平台的追求。这一点,从携程与美团围绕酒店业务的竞争可以看得出来。 Trustdata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美团酒店业务订单总量首次超过携程系,市场份额高达49%。但交易额上,携程系占比超过68%,美团仅为13%。表面看起来,美团比携程大,但实际上远没有携程“结实”。 而且,从高价往低价渗透远比从低价往高价攀升容易。 德意志银行的报告认为,面对美团的跨界介入,携程旅游在低端酒店采取比美团更为进攻性政策,以获取市场份额。事实证明,高价打低价的策略相当有效。2018年第二季度,携程在低线城市的品牌渗透率同比提升高达40%。 医美赛道上,新氧的199元定价瞄准了低客单价人群,正是与携程一样的高价打低价策略。 二是,精准比量大重要。精准既是垂直平台立身之本,也是综合平台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短板。不论是汽车之家积累的潜在购车人群,还是新氧聚集的潜在医美消费人群,他们都比综合平台精准。 对于重度垂直行业来说,精准意味着可以高效地实现用户转化,从内容消费用户变成订单和交易用户,产生实际的商业价值。相反,如果量大而不精准,则平台上的商家要过滤更多无效线索,拉低运营效率和平台的商业价值。 新氧大作战 如果说,“99皮皮节”是新氧吹响的应对巨头进攻的号角。那么,在大战前,新氧已经做足了准备。 1、 打造重装铠甲。 面对与巨头们的硬仗,新氧在医美垂直领域的积淀,练就了一副“刀枪不入”的重装铠甲。 内容积淀:新氧是以内容起家的,早期的翻译韩国整容日记、1000个种子用户冷启动、QQ与微信交流群等手段,早已成为内容社区建设的经典案例。内容社区成为新氧的显著标签。 截止目前,新氧沉淀的“美丽日记”已超过200万篇;2018年平台用户与医疗服务机构的日均信息咨询量达到28.84万条,相比2017年增长79.6%。…

Read More

“炒鞋”狂欢背后:风雨欲来,韭菜当割

在一个名为“一起炒鞋吧”的群里,有一个新人晒出自己脚穿AJ1 扣碎橙的图片。群里一片哗然,接着是一片声讨——“这么贵的鞋你竟然穿在脚上?” 这个交流群,加进了金融、币圈、球鞋店主等各个领域的人,他们的共同话题是“炒鞋”。   炒鞋群的聊天记录 受访者提供 “今晚炒什么?”成了日常的问候语。一波人在问东问西,试图快速熟悉这一块新兴市场。 “Yeezy 350,1万起卖,附送比特币赚钱秘籍,增值性很大。“一位币圈人晒出刚到手的战利品。 有人在得不到回应时,甚至直接抛出比特币余额,“我拿100个比特币出来(炒鞋)够不够?” “如果不懂球鞋,贸然进入这个圈子,不管之前在币圈多么顺,最后也会成为韭菜。”球鞋大V卡卡告诉锌财经。 2019年,窄众的球鞋圈子突然变成了一场资本狂欢。“就像是和一群股民坐在交易所看K线图,每天这K线都在上涨,刚开始很多人可能保持冷静,但很快入局的人会越来越多。”卡卡提到。 球鞋市场的门槛降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黄牛。曾经Sneaker(球鞋收藏爱好)文化的拥趸变成了逐利的投机者,为了抢一双限量款,在排队中建立起患难情谊已经不在,更多新入局的炒鞋者只会充好钱包,盯着K线,静待出手。 8月20日前后,全平台球鞋都出现价格大幅上涨,一款发售量大,并不热门的NIKE SB DUNK紫龙虾 价格飙升到8000元+,很多业内人士看不下去,纷纷发声声讨恶性炒鞋,但背后但始作俑者却无从查起。鞋狗、黄牛、球鞋电商和各个圈子的新入局者一起,都可能成为市场的搅局者。 关于球鞋的故事还在继续,“一双球鞋几经转手,价格越来越高,但最终都未穿在脚上,这不正常”,球鞋大V Zettaranc(又名Z哥)对锌财经感叹,“鞋市要崩,早晚的事。” 野蛮人入侵 资深鞋狗赵兆现在淄博经营一家球鞋店,他告诉锌财经店铺每个月的流水能达到40-50万元。 很多人会来找他咨询炒鞋的事情,他都会说不建议,或者是“你喜欢就行”。 赵兆有时会设置一个测验,在店面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他收藏的一双价值三十几万的球鞋,某些情况下他能够通过这个来分辨咨询的人是不是“懂鞋”的人。 “他们进店肯定能看到那双科比的签名款(zoom kobe 1 81分 落场版双签),有的人眼睛都没往那看一眼,科比都不认识这还炒什么鞋?”赵兆提到。   科比签名款 受访者提供 球鞋的老玩家们并不反感理性地“炒鞋”。他们认为这是“以鞋养鞋”。一双球鞋的发售价已经超过千元,卖掉一双才能有足够的钱买新鞋。“这几乎是每一个球鞋玩家都经历过的事情。”球鞋爱好者韩飞表示。 “十年前我的工资不足以支撑起我一个月买两双鞋的想法。”他说,“我就去发售现场排队抽签买鞋(以原价获得球鞋的渠道),即使它不是我喜欢的配色,如果它能转卖后多赚500元,为了我喜欢的鞋子,它就值得。” 在毒、NICE等专业球鞋平台还没有出现,球鞋的交易还只是线下小范围的活动,球鞋的溢价也在合适的范围,很多情况下,交易的对象就是圈内的朋友。 很多人因为球鞋相识,相约整夜排队等待球鞋发售、吃夜宵、聊天、成为好朋友。NICE球鞋平台大v维力记得,一年冬天AJ1 top3 黑金发布时,“大家穿着自己喜欢的AJ球鞋过来排队,就像是女孩子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出去一起茶话会一样,现场超级酷炫。” 现在,排队的人群中有青涩的未成年人,也有被雇来排队的大爷大妈。 鞋子从爱好者自己买来收藏,到被商家拿来“炒”,这种变化的出现,韩飞认为是源于知名歌手、球鞋设计师侃爷(Kanye Omari West)离开Nike,开始与阿迪达斯合作。 “这是一个分界点,侃爷与Nike的取消合作后,原本Nike红椰子就因为限量,价格被抬高从一万二,接着马上高位跳到了二万五。” 单款球鞋的暴利让很多人看到了资本操作球鞋的机会。 不同玩家涌入到这个圈子里面,也将球鞋的价格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真正玩家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黄牛。”这是韩飞和赵兆的共识。对于鞋的争抢越来越激烈,个人和黄牛、黄牛和黄牛之间冲突的次数更多了。“原本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大家都可以拿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哪怕是抬价也不会抬那么厉害,现在被黄牛炒作到这个地步。”韩飞说。 因为黄牛干扰市场,球鞋圈一度纷争不断。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因为球鞋抽签排队、黄牛无视规则拿鞋常常爆发冲突。 韩飞遇到过这种事,他和朋友在一次球鞋抽签现场遇到黄牛。韩飞排队到Nike店门口,店员说鞋子不发,因为全部卖掉了,他发现有黄牛来拿货,上去质问他们,“当时有七八个黄牛,差点干起来了。”韩飞回忆道。最后这次发售重新抽签,但是一大部分鞋仍然被黄牛给拿走了。 随着线下排队抽鞋变得愈加困难,大部分球鞋玩家选择在淘宝购买球鞋。淘宝上球鞋价格的相对透明,因为球鞋店铺之间的竞争,买鞋更加便捷,将原本在线下的球鞋市场转移到了淘宝。 然而,炒鞋资金团和工作室加入了这场线上球鞋争夺战。已经在某球鞋平台上拥有十几万粉丝的卡卡,回忆起第一次看到工作室出手的时候仍然瞠目结舌。 “2017年的夏天有一双补货发售的YEEZY 350 v2 斑马,发布后突然出现了一群人,把各大淘宝店的38.5码全部买下来,导致全平台都没有库存了,所有的淘宝店都在求货。”卡卡说。 这是他经历的第一次因为垄断造成鞋子的价格起飞。 很快他发现,垄断价格并不是一件难事。…

Read More

美团要做蓝领生意,“馒头直聘”这馒头好啃吗?

近期,“搅局者”美团又有了新动作。 近日,有消息称,美团正内部孵化一个招聘平台“馒头直聘”,由到店事业群总裁张川的团队负责,目前该业务的团队已基本确认。 对此,美团回应媒体称传闻属实,表示公司搭建这个招聘平台主要用于服务中小型合作商户,帮助他们解决“招人难、用人难”的问题。 有人说,美团股价跌了,王兴又要绞尽脑汁讲故事了。 真是这么回事么? 美团推出“馒头直聘”并不意外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馒头直聘尚处在试水阶段,聚焦在提升商户体验和求职者需求的服务链条建设,为合作商户免费提供职位发布服务。 其初期的主要目的在于帮美团商户解决蓝领的招聘问题,例如帮酒店招聘服务员和厨师,帮健身房招聘教练等。“不过未来不排除会成为一个全面开放的招聘平台”。 馒头直聘截图 由“试水”到可能存在的“全面开放的招聘平台”,这很符合美团的“调性”。 去年上市前,有美团员工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美团)未来的场景会是,商户从开店选址、到业务建立、到材料采购,再到支付,全部都在美团一个生态系统下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外力协助。” 据公开报道,美团内部就有一套类似业务雷达的检测系统。 面对市场上的各个领域,只要监测到某个公司业务日均单量超过1000单,美团就会去重点关注它,并考虑这项业务是不是也适合自己来做。 另一方面,美团近两年的一个重要趋势,便是做商户生意,加大对B端用户赋能的力度,服务涵盖供应链、金融、Saas等。 在8月中旬发布2019年半年报后,王兴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中表示:美团在前半年投资了商家、商品种类、服务质量、经营能力和团队结构;下半年将会继续加大对2B服务的投资,继续提高经营效率,利用对于行业趋势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来改善商业模式。 所以,美团推出“馒头直聘”并不令人意外。 “意料之内,情理之中。”节点财经创始人崔大宝这样评价,“这是平台型公司典型的边界扩充,比较符合王兴的风格。” 他同时表示,除边界扩充外,近年来灵活用工市场的快速增长,也是吸引美团啃“馒头”的重要原因。 蓝领市场快速崛起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蓝领人群大约4亿人,其中农民工2.74亿,制造业蓝领1亿人,建筑业蓝领5000-8000万,服务业蓝领1.2亿,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蓝领就业人群,其行业招聘存在的现有问题,值得引起了全国范围的重视。 蓝领群体可以划分为工厂蓝领、城市蓝领以及基础白领三类。其中工厂蓝领可以进一步分为制造业蓝领和建筑业蓝领,城市蓝领可以进一步分为中低端(如超市、保洁等)与中高端(如酒店、咖啡厅等)蓝领。这两部分人群数量可以占到总蓝领群体的90%。 据相关报告估算,蓝领招聘的年度市场规模在万亿级别,目前绝大部分市场都被线下的公司所占据。这个领域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重量级玩家产生的蓝海。 据信用算力研究院日前发布《2019年蓝领生活与金融需求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目前蓝领群体仍以80-90后为主, “千禧一代”刚刚迈入务工潮。从当前蓝领人群属性来看,蓝领群体仍以男性为主,占比84.22%,未婚人群占比超35%。从年龄段分布来看,80-90后已经人群占比超56%。 报告认为,蓝领群体月平均收入3000-6000元,“含金量”明显提升。通过对蓝领用户受教育水平进行调研发现,与传统意义上的“低学历、低收入”刻板印象不同,在蓝领群体中,高中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超78.92%,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近10%,月平均收入在3000-6000元。其中,21.3%蓝领月平均收入超8000元。 报告还认为,蓝领群体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快递员/物流运输人员、餐饮服务员、导购员构成中国“蓝领大军”。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及互联网浪潮推动下,蓝领群体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根据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披露的数据,中国有4亿蓝领,6个月换一次工作,一次平均需要2周。 这其中蕴含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但众所周知,蓝领行业招聘痛点主要有三:效率低、成本高、招人难。而对于蓝领求职者来说,外出务工茫目无保障的原因主要有:找工作渠道单一,信息准确性差;大工厂垄断招聘,小工厂无保障;行业暴利催生暴力,黑中介猖獗,一直都是他们的顾虑。 按照美团官方的说法,美团“馒头直聘”的初衷正是帮助解决商家的蓝领招聘问题,目前已覆盖餐饮、酒店、丽人、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结婚行业等多个生活服务领域。 崔大宝表示,美团平台上的需求端与供给端产生的多样化需求,与市场日益增长的灵活用工场景刚好契合。“美团要啃蓝领市场的馒头,看中的是蓝领招聘未来的增长速度。” 有业内观点认为,美团此时切入蓝领招聘市场,其核心优势在于有大量的商户,以及大流量。一旦在平台上将商户和求职者打通,这个生意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甚至有可能会成为美团下一个盈利增长点。 但事实上,美团想啃蓝领招聘的馒头,也面临不小挑战。 大量资本和玩家涌入 据亿欧网统计,截止2018年,国内主打“蓝领招聘”的互联网企业共有103家。 其中2015年,国内蓝领招聘领域共有28家新企业成立,有16家企业获得融资,为历年发展之最。所以2015年被认为是互联网蓝领招聘元年。 也正是在这一年,蓝领招聘领域发生了一起战略并购: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6个月后,斗米从58集团独立出来,自立门户。 此后,斗米、我的打工网、店长直聘等蓝领招聘平台相继崛起,运营模式已相对成熟。 美团此时带着“馒头直聘”杀入蓝领招聘市场,似乎已失先机。 从资本角度来看,今年2月,主打蓝领招聘的平台我的打工网则获得C轮融资,投资方为经纬中国。更早时候,鱼泡网获得来自优蓝网和天坤国际的1000万元战略投资,斗米获得来自高榕资本、蓝湖资本、高瓴资本等机构的4000万美元B轮融资。 从结果来看,自2015年11月至今,斗米已经在规模上发展成为垂直兼职领域第一、综合招聘领域第三的招聘行业“头部平台”。截至2018年底,斗米平台用户量已经超过7600万,平台月活访问用户超过3000万,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创始人赵世勇表示:“我们将是独角鲸公司(百亿美元估值)!” 58同城早就盯上了这块市场。58同城宣称手握4亿多高活人才库及每天近千万的求职用户。并推出58同镇项目,这是一个集本地便民服务、营销推广、政府公告、就业招聘于一体的乡镇生活信息平台。 前程无忧也在去年设立了蓝领事业部。2018年9月前程无忧与上海不锈建立战略合作,前程无忧主要提供转型意向调研、线上简历录入指导、技术支持,建立“上海不锈求职专区”、协助举办线下专场招聘会等相关服务。 BOSS直聘推出的店长直聘,三年时间注册用户达到1900万,B端数量约为400万。 图片来源:易观 整体来看,互联网蓝领招聘行业经历几年的发展已日趋稳定,新增企业数量虽然不再井喷,但现有几大玩家必将迎来更残酷的竞争。 蓝领“馒头”好啃吗? 当然,美团的“馒头直聘”并非全无机会。 美团的优势在于一手握着大量的商户,一手握着大量的流量。据Q2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12个月,活跃商家数和交易用户数分别达590万和4.2亿。 “馒头直聘”上线后,双方有合作基础,信任度高,因而可以很好为中小型商户解决招工问题。 这一切看起来完美。但有了海量用户和流量加持,就一定能发展得好吗? 显然不是,目前来看“蓝领们”并不缺乏信息,但对信息相对并不敏感,大多停留在娱乐阶段,即刷抖音、玩快手。 对招聘这种偏职场服务的功能,蓝领也是慢热的。 他们找工作更多的还是原始的“人带人”,属于同乡经济,受地域、人脉的局限,人与岗位没有办法高度匹配,其中冗长的人力资源链条也容易滋生黑中介、虚假招聘等问题。因此蓝领招聘企业如何利用好大数据算法等新技术,简化各个流程,提供从发布信息、报名筛选、班车接送、临时住宿、岗位匹配到推荐入职的“一站式”服务将成为未来的发力点。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孟庆伟表示,蓝领招聘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蓝领是属于技术方面的群体,因此可以通过高校+招聘、培训机构+招聘、实验基地+招聘、线上和线下互动提升能力+招聘等结合来聚集蓝领人群,将所有能储备能量、培训能力和聚集群体的平台和招聘结合到一起,招聘的效率、效果和质量会更好。…

Read More

周杰伦MV宇宙与三大爱情定律

幸福,是创作的坟墓。这一点,在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里特别明显。  尽管对于“男主有没有回到女主身边”的结局还有争议,但整体看下来MV里过于平庸的爱情故事,还是和曾经优秀的周氏MV差了一大截。就算最后暗藏了“女主幻想男主回来”的反转,也不足以掩饰它的窠臼和土气。 都9102年了,《说好不哭》的故事框架还整得跟“豆腐西施打工帮助夫君进京赶考”一样。两人重遇的时候,男主怕不是要来一句:“辛苦娘子磨豆腐?”新型田螺妹妹也是可怕,转手就能攒出一部哈苏。 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身。劝君多自省,少怪周杰伦。孤傲如杰伦,理想型也从后座的单车女孩,变成了无怨无悔的仙草姑娘。按着《一路向北》的攒钱方法,应该会有一个男人把女主送下车,然后被男主看见,男主转身就狂跑吧。现在老婆孩子热炕头,谁还能设身处地的代入悲伤情歌?  都在吐槽新歌的旋律与歌词,硬糖君倒觉得MV才是最大减分项。歌词里写“你什么都没有却还为我的梦加油”,然后女主就各种兼职,真不是看图说话的命题小作文?不和别人比,单把《说好不哭》放在周氏MV的黄金期,那也是要被吴宗宪给锁公司抽屉的。 从MV到自导的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一直习惯在光影中找到先锋音乐的另一种形式。无论是《黑色幽默》里的外国女模,还是《七里香》里的小姑娘,抑或《发如雪》里的夏如芝,都成了让人念念不忘的故事载体。 《说好不哭》的三吉彩花固然也是美的,搭配文气的渡边圭祐和背景板东京铁塔,连梁静茹也想为你们鼓掌。在东京铁塔第一次眺望,看灯火模仿坠落的星光。这简直太适合《会呼吸的痛》了,建议杰伦转卖给梁静茹。  时代无赖,都在还债。既还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懵懂,也还如今奶茶随身的臃肿。周杰伦每一次出新歌的动静,都在宣告他依旧是华语乐坛的绝对顶流。但大家每次的“失望”都表现得跟第一次似的,也不知是演技太好,还是记性太坏。 2000-2005:男孩爱女神 如果我们检视周杰伦MV的爱情宇宙,会发现女主们从“女神”到“女生”再到“妻子”的迭代。相应的结局则是从“爱而不得”到“爱而错过”再到“爱情甜甜的”。  这当然是因为周杰伦的“本体”也发生了变化,男孩仰慕女神,男生追求女生,丈夫疼爱妻子。但相应的,情歌里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也就被幸福生活消解于无形。 暗恋着的男生会“把你写进诗的每一页”,恋爱里的男人会筹划“礼物不需要最贵”,婚姻里的男人则希望“你什么都没有却还为我的梦加油”。 为什么女神只需要摆摆Pose啥都不做,而田螺人妻就要领取这么多任务啊?可见,爱情只能甜自己,失恋才能虐大家。揭开周氏情歌的残酷真相,探秘杰伦爱情核心价值观的迁移。是华语乐坛太悲剧,还是宠妻天王太幸福,让我们先点一首《肥家的诱惑》。 周董早期MV《可爱女人》、《娘子》、《黑色幽默》、《龙卷风》里面的女主,都是走女神路线的。尤其《黑色幽默》和《龙卷风》,是典型的爱而不得。初尝恋爱滋味的男生被甩,只能感叹“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黑色幽默》里的外国模特,硬糖君考古多年至今不得名字。昏黄的背景里,是陷入沉默的情侣。女模遗世独立,眼角眉梢满是寒意。这部MV用近乎意识流的形式,表现了恋爱无疾而终的悲剧。看到终了,都不知道两人分手的确切原因,故事本就是难解的黑色幽默。 《龙卷风》里的陈怡蓉,就是《天下第一》里的“云罗郡主”。不同于郡主的嬉笑顽皮,陈怡蓉用冷艳忧郁的气质slay全片。值得一提的是房屋支离破碎的特效,当恋爱崩塌时它们被瓦解吹落。当歌曲结尾时,断壁残垣又“反向复原”一点点拼接起来,隐喻男生已在这段爱情中“自愈”。穿着连帽卫衣带着黑帽子的Jay异常迷人,失恋少年总是别有一番韵致。  当年高晓松盛赞:“华语乐坛共一石,《娘子》独占八斗,《黑色幽默》一斗,其余一斗平分。”娘子这首歌,仿佛是一坛被女子深埋在江南的老酒,时过境迁后被掘出,喝下后顺着味蕾与食道,是一路的沧桑和荒凉。 虽然古风MV没有完整的故事线,但已出现物价混乱的情况。一顿饭吃掉三两银,还要给马儿喂牧草,真是土豪!《说好不哭》的男主拿着哈苏出国学摄影,从晴空塔打车去机场,醉人的消费观就是从《娘子》里魂穿的嘛。(图7) 在《叶惠美》这张专辑中,《以父之名》无论是歌曲质量还是MV的先锋程度,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从歌词的线索搭配MV的情节来串联,它其实不仅是对《教父》的一个致敬,而是把一个复仇故事深藏其中。小孩子目睹父亲被杀,长大后混入黑帮内部,用六次枪声暗示了复仇的成功。周旋在爱人与教父的女儿之间,爱情蒙上了阴谋的味道。 2006-2011:男生追女生 和早期的羞涩男孩不同,这一时期周董MV里的男生不再卑微,女主也不再走高冷风,而是以高校女生和古典美人居多。和初代MV中的徐若瑄还有诸多外国女模相比,那可是要接地气很多。《一路向北》中的铃木杏和《发如雪》中的夏如芝,均为典型。 周迅和李大齐恋爱时,被引荐给周杰伦,于是有了“双周之舞”《四面楚歌》的MV。虽然歌曲是拿来Diss狗仔队的,但MV的故事却是一场碟中谍。周杰伦演情报员,而周迅演女间谍。为了一个内藏重要光碟的手提包,周杰伦要抵受周迅的色诱。  你们看看,这还是那个羞涩男孩吗?这部MV最大的彩蛋,其实是最后周杰伦的自拍。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料,为我们研究“胖伦”的巅峰颜值提供了有力佐证。虽然后来他还是跟狗仔们和平相处,送了宵夜给他们。但这首歌的横空出世,还是证明了“当他站到山顶,谁都伤害不了”。  从《发如雪》开始,再到《千里之外》和《青花瓷》,夏如芝一直是周氏MV古装美女第一人。三部作品鼎足而立,构成了一种风格迥异的叙事。在这些故事里,“错过”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发如雪》的红衣女和白衣女,《千里之外》的小生与女明星,《青花瓷》的前世和今生,没有一对修成了正果。 《发如雪》的故事线极强,当年硬糖君还很不羞臊的创作了一万字的同人小说。MV中渣渣侠客先和红衣女好上,不久又撩上了白衣女。红衣女气不过,毒死了白衣女,侠客要杀红衣女,却始终下不了手。MV的结尾回到了现代,侠客化身商务男,正当他要跟现代白衣女搭讪的时候,红衣女跑上来拉走了他。  如果说早期的周氏MV是“求而不得”,这一时期就是典型的“爱而错过”。类似《青花瓷》里,每一世夏如芝都要被别的男人抢走,真的非常让人不解! 而在《千里之外》里,女歌星也是爱过男生的,只是在“事业”和“爱情”里选择了前者。“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转码成现代鸡汤就等于“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了。  类似的“男生事业未成失去女生”的情节,还发生在《一路向北》MV中。在情歌创作的过程中,周杰伦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痛点:那就是爱情之外,永远存在着“面包”的问题。以《头文字D》为情节补充,很明显女主“既要爱情,又要饭卡”的做法非常绿茶。但MV的核心,却没有在对女生恋爱观的批评上。它花了过半的篇幅刻画男生的失落和不甘,从而奠定了在“分手必点歌单”的地位。 当然,这一时期的末端也可以看到周氏情歌对多元情歌类型的探索。既有描述艺人恋爱不易的《我不配》,也有单纯甜宠的《甜甜的》,还有主动改造赢得爱情的《阳光宅男》。 2012-2019:丈夫宠人妻 2014年,周杰伦公开与昆凌的恋情,可以视为周氏MV的又一个分水岭,同时期的专辑《哎哟,不错哦》也印证了他的心境:那就是在自己攒够了恋爱经验后,开始以教化的形式来Diss男同胞们的不成熟。 以《算什么男人》为例,当年在《双节棍》里青涩的林依晨,已经变成轻熟佳人。本是良缘佳配,奈何男生不解风情,逐渐让女生《凉凉》。当女生被暖男给追走了之后,男生才后悔莫及。少见的慢情歌,注入了周董强烈的个人意识。这个时段,只要是对的女孩,他都不会再“错过”了。  成为人父之后的专辑《周杰伦的转变》,完成了彻底的转型。《前世情人》给女儿的,《告白气球》更是甜得掉牙,《爱情废柴》想走老路子却少了几分小忧伤。要不吐槽大会上说袁惟仁结婚之后没一首好歌呢?当一个创作者的情感生活有了着落,就很难用悲伤情歌和听众达成通感。 当吃瓜群众讨论《告白气球》里小派和NaNa的演技时,我们很应该注意到它只是一首写给大嫂的甜歌。因为两人的婚纱照就是在巴黎取景的,而《告白气球》的MV从头到脚都和巴黎密切相关,说是“周昆恋爱周边合集”也不为过。  去年《不爱我就拉倒》发布时,不少歌迷震惊其“土味”。尤其是那句“哥的胸肌,如果你还想靠”更是风靡社交媒体。歌迷攻陷方文山微博,呼吁“救救孩子”。而整个MV也已经放弃了完整的故事,依稀可以品味肌肉摩托男和美女的爱情酸味,但毫无深度可挖。尤其是肌肉男带上头套骑车哭泣那一段,真的很不能博得同情。受伤就跑真的很“机车”诶。  其实《等你下课》上线时, 就已经有了不祥预兆。“当我开始学会做蛋饼, 才发现你不吃早餐”这样的歌词, 只能用旋律来掩盖土味。但鉴于周杰伦许久不发新歌, 再加上他结婚生子之后愈发高大的暖男形象, 使得歌迷不忍表达不满。但周杰伦没有意识到, 自己的创作和歌迷的认识都陷入了瓶颈。 年轻的时候,歌曲主题丰富包罗万象。可人到中年,曾经拿手的情歌也开始力不从心。硬糖君不止一次反对过“幸福的人搞不成艺术”的说法,但放在周杰伦这里,似乎很可以说“幸福的人少写情歌”。尤其是苦情歌,它们的诞生如同和尚卖生发液,非常没有说服力。甜情歌也少写,甜都是自己甜,别人看来也甜不什么花样。 巅峰之处,往哪儿走都是下坡。幸福丧志,放眼长河又岂杰伦一个?与其疯狂考据《说好不哭》的各种彩蛋,来麻痹自己MV很精彩,倒不如去听听老歌。

小米斥资2500万港元回购股份

  【小米斥资2500万港元回购276万股】 9月17日,小米集团再次回购275.62万股,回购总金额达到2499.97万港元,平均回购价格为9.07港元。 9月3日,小米集团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股份购回授权,按最高总价120亿港元,不定期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小米集团表示,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的推动下,小米集团以股份购回表达对现时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   【郭明錤:华为Mate 30系列将采用徕卡四摄,出货量将超2千万】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最新报告称,9月19日发布的华为Mate 30系列将搭载“徕卡四摄”,摄像头的提升幅度非常大,预测华为Mate 30系列2019出货量约2000万部。天风国际预测Mate 30系列的主要相机镜头规格,包括:后置广角40MP的7P镜头、后置长焦13MP/8MP的5P镜头、后置超广角52MP的6P镜头与前置32MP的5P镜头。郭明錤预测华为Mate 30系列预估2019 出货量约2000万部,已经发布的iPhone 11系列和即将发布的Mate 30系列,其预期都会好于苹果和华为的预期;华为、三星和苹果对于多镜头的青睐,将直接刺激相关供应量的供应。   【Airbnb发布旅行报告:2018年中国人均境内游达到4次】 Airbnb发布《2019千禧一代旅行者洞察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人均境内游达到4次,每百人出境游次数达到10.7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2.6万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5.1万元,同期居民人均教育文娱消费支出从1.4千元增长到了2.2千元。 【Adobe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净利同比增长19.1%】 Adobe公司今天发布了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Adobe第三财季营收为28.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2.91亿美元增长24%;净利润为7.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66亿美元增长19.1%。   【蚂蚁金服全资收购全球支付巨头WorldFirst】 据悉,英国跨境支付公司万里汇(WorldFirst)已完成所有权变更,成为蚂蚁金服集团子公司。WorldFirst创始人兼CEO乔纳森?奎因(Jonathan Quin)当天通过电子邮件宣布该消息,强调WorldFirst提供给全球用户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不变。 【威马回应大股东变更:系战略调整,无关IPO和吉利诉讼案】 针对此前媒体报道威马汽车大股东变更或系为IPO做准备的消息,威马汽车近日向行业媒体表示,这次股东变更是旨在加速实现公司快速发展、实现最终目标的战略调整,是威马在长三角三省一市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威马汽车方面称,“此次威马股东变更与IPO和与吉利的诉讼案件无关。”变更股东获得了苏州地方的支持,目标是发展成智慧出行。(来源:TechWeb)   【比尔·盖茨:投资更看好美国和全球性企业】 据外媒报道,今年比尔·盖茨的净资产增加了160亿美元。比尔·盖茨对媒体表示,“在投资方面我们没有采取防御性姿态,即主要持有现金或类似工具。我们的投资策略是股票占60%以上。”在投资的资产类别方面,盖茨更看好美国和全球企业,“你可以说收益率不会很高,但对所有资产类别来说都是如此。例如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远低于2%。有理由认为,未来10年的绝对回报率将低于过去几十年的水平。”   【亚马逊德国招股司机 完成最后一共配送】 18日,亚马逊德国物流负责人对外媒表示,已经开始在德国本土招募司机,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计划再建立11个配送中心。亚马逊物流德国总监Bernd Gschaider表示,如果拥有最后一公里送货能力,就可以提供当日达等更便捷的服务。他解释,这也是亚马逊快递量增加所采取的措施。   【Facebook公布独立内容监督委员章程 可最终裁定争议性内容】 据外媒报道,针对内容监管,Facebook公布了独立监督委员会章程。该委员会可以在没有Facebook同意的情况下删除一些认为必要的内容。   【滴滴出行接入“东风出行”,武汉用户可一键同时呼叫】 9月18日,滴滴出行网约车开放平台在武汉正式上线,用户可使用“同时呼叫”功能一键呼叫包括滴滴平台和“东风出行”的车辆。根据滴滴官方介绍,武汉用户通过滴滴App进入打车服务入口,选择同时呼叫,输入出行起始地址后,在页面下方可以看到由第三方服务商“东风出行”提供的打车服务。该服务目前还处于试运营阶段,本月底之前武汉用户将逐步可以使用。   上海闪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58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线性资本、红点资本、沛华资本、波宜实业、上海科创基金。 海南中装速配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于今年6月完成8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青松基金万融资本、梧桐树资本。 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天瞳威视(CalmCar)宣布完成亿元级 A2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汽投资、上汽加州风投、北京车联网产业发展基金。 肿瘤免疫治疗公司Totient日前完成了数百万美元的可转债的融资,投资方包括凯泰资本、BioInnovationCapital、维亚生物等。 首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化牙科C2M工业互联网企业“微云人工智能”宣布获得上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沸点资本独家领投。  

Wework估值大跌深陷泥潭 反衬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巅峰期估值470亿美元的WeWork,正在以10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上市。 WeWork估值大跌五分之四,震动业界和资本市场。这种级别的大跌背后是海外经济大环境的利空消息层出不穷,是大批创业者的逃离,是市场不确性带来的资方保守态度。 有朋友问我怎么看待Wework估值大跌,是不是共享办公或者创业孵化的泡沫要破裂了。我不太认可这种观点,在我看来,共享办公或者双创的大局才刚刚开始,Wework估值大跌的同时,国内几大类似Wework的平台比如氪空间、纳什空间、优客工场等均在这一两年实现了长足的发展。 中美两国关乎双创类空间的表现,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境况,说明了创业创新蕴含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有诸多矛盾和问题。从更高的一个层面来看,美国企业Wework估值大跌深陷泥潭,反而衬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 这几天,电网头条发布了一条推文《14亿人全民通电如何做到的?18根电杆为1户供电,100年无法回本》,这篇文章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共鸣。中国为什么能够让包括居住在贫困地区、茫茫戈壁、青藏高原的农民都通上电,就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我们的基本国策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中国的经济建设不追求单纯的商业利益或者不追求短期的商业效益,更注重长远的社会价值,更注重生态价值,更注重个体的获得感。 3 让我们回到主题,说回创业。就“创业”这件事情本身来说是一个高风险的动作,用九死一生形容毫不为过。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也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关乎“双创”万万急不得,万万不能因为一时的行业和市场波动改变我们的既定战略。 这两年,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经过几轮的风口过后,科技创业也逐步进入深水期,各种问题和矛盾开始层出不穷。既有发展效率和发展规范平衡、政策管理升级这样宏观的问题和矛盾,也有大批中小创业企业倒闭、办公行政手续繁琐、巨头垄断、不正当竞争这样微观的问题和矛盾。 面对这些全世界、全产业共存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关平台措手不及,随风波动。像WeWork这种共享空间,虽然规模很大,但它的规模来自持续的融资扩张,没有政策的支持和扶持,风向一变动就有可能引起资本方面的态度变动。 这一年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剧,WeWork遇到了裁员在内的诸多发展危机,致使软银态度大变大幅削减投资额度,软银的投资缩水对其IPO轮的估值大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4 反观中国,遇到同样的问题之后,我们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在政策层面,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通过打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幅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支撑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政策的执行也同样凸显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比如应对各种创业繁琐的手续,杭州等地区实现了“只跑一次”;比如为了解决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各种官司和争端,中国多城市推出了互联网法院;比如我今年在山西大同走访时,当地有一些县市在政策的引导下,开设了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帮助农产品上下行。 至于对创业创新企业的税收减免,高校技术企业的资本奖励,引进人才的制度鼓励等等等,早已经实施多年。 政策的下发,加上执行层面的坚定落实。给各个产业链条上的参与者打入了强心剂,也重塑了资方和创业者的信心。这一两年我们也经历了众所周知的经济下行压力,虽然部分省市也的确出现了中小企业消亡潮,但总的来说各项工作也都如期开展下去,中国双创还是实现了来之不易的增长。 5 从宏观数据来看,2016年到2018年,我国创孵机构数量从7553家增加到11808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为4849家,众创空间为6959家,两者的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0%左右。另外,全国在孵企业和团队有62万个。 从市场情况来看,被誉为创业晴雨表的几大共享办公空间,在2018到2019年也均取得了不俗的增长。2019年5月15日,氪空间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为10亿元,由IDG资本、歌斐资产、逸星资本等投资;纳什空间运营规模超过100万平米,累计服务企业超2.6万家,北京公司已经盈利,集团预计到年底基本实现盈利;优客工场更是传出开启IPO进程,估值达到30亿美元。 从收入情况来看,2019年1—7月,我国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6507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8个百分点。另外,根据拉勾的互联网求职数据来看,近5成互联网从业者月薪过万,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 一切的态势都在表面,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科技产业,在顺风阶段可以抓住风口,享受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红利;在逆风阶段,也能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抵御各种不确定的风险,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知识产权会否成为创新枷锁,吉利诉威马将走向何处?

新造车势力如火如荼背后也是刀光剑影,吉利起诉威马侵犯知识产权并索赔21亿可以说创下了行业纪录。这已经是国内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纠纷索赔金额最高的诉讼案件,该案将于今天(9月17日)在上海高院开庭审理,引发行业各界的强烈关注!其实对这件事情的真相或者说事实,我们觉得还是交给法院去判决,但这件事情的发生和背景,却更值得大家去参考和评论。毕竟在当下时节,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在特朗普推动下成为一个国际大棒,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甚至说出了“美国都没做出来,我们去哪去偷美国的技术。”这样的无奈话语。所以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有没有被滥用?知识产权官司的导向又会去何方呢?这可能是更多创业公司所关心的问题。 创始人的前东家原罪 吉利诉威马的核心是吉利认为威马侵害其商业秘密,这里有没有具体的实锤我们不清楚,但是确实有一个瓜田李下的理由,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沈晖曾担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兼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威马汽车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徐焕新,此前曾在沃尔沃主导新能源技术等领域。而除了这二人之外,似乎还有多名核心员工均有在吉利汽车任职的经历。这似乎已经具有了一个确凿的理由,本质上就成为了前东家对前员工的发难。 这种事情其实并不罕见,比如网易就对前员工一直不太友好,曾在前员工徐波创业公司IPO之前选择起诉来影响IPO进程,而网易另一位前员工唐岩的脉脉上市前,也遭到网易公开信的指责,内容包括在职创业牟利、利用职务之便为妻子输送利益以及行为不检被拘留三宗罪,引发行业哗变。不过另一位网易的前员工魏剑鸿就没那么好运了,刚拿到腾讯的1.5亿投资创业,就直接被警察抓捕,理由同样是侵犯了网易的商业机密。而除了网易之外,腾讯、百度等巨头,也都有拿前员工开刀的案例,理由也大抵如此。所以说,前员工创业真的需谨慎,商业秘密之类的利剑随时都会砍下来。当然,官司本身的输赢可能并不重要,拖黄你的IPO或者创业公司,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回到吉利和威马诉讼的案件上来,我觉得起诉本身也并不是核心关键,毕竟知识产权类的案件取证和审理的周期都非常漫长,而结果更是大多雷声大雨点小,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3-2017年间,在法院审判的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中,原告败诉率高达63.19%,原告部分胜诉的案件占27.54%,全部胜诉仅占9.27%。而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在类似侵权损失、获利难以估计的情况下,赔偿酌情在五百万以下确定。而自此法律实施以来,中国法院的最高判赔额也只有3500万元,由此可见,21亿的天价赔偿更多还是噱头。这和网易的几次出手差不多,不管真相如何,先拖慢你的脚步、打击你的声誉,万一公司因此在竞争中掉队,也就不战而胜了。 诉讼战不能阻止新造车发展 对于这个官司本身,威马的态度倒是非常明确,1、威马没有任何侵权行为,2、威马相信并支持法院的判决,3、始终坚信正向研发、自主开发,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截至2019年6月,威马汽车在设计、技术等领域的专利数量已达1076项。而事实上,威马的发展确实也非常不错,在交付量方面,2019年1-6月累计交付量达8,536辆(上险数),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而8月份威马EX5销售突破2175辆,在8月份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中依旧登顶,这使得威马今年前8月累计销量实现11,324辆,成为造车新势力今年以来首个销量破万的品牌。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抄袭是很难做到市场第一的,因为抄袭是很难超越原作的,威马这么受市场的欢迎,显然还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在里面。另一方面电动车的制造技术门槛远低于普通汽车,尤其是绕开了中国汽车行业发动机制造的短板问题,这才有百花齐放的今天,关于企业秘密的侵权,因为法院也不会公开审理,所以可能还要等到最终的判断出来,我们才能了解真相如何。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场官司对于威马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根据资料显示,吉利与威马的诉讼是在去年提交的,而被爆出的时间却是今年7月,而这一时间节点也正是威马寻求用于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用户服务及渠道拓展的D轮10亿美元的融资的关键时刻,所以这场官司的事实影响已经形成。 从大背景来看,今年整体汽车行业下滑明显,老牌企业销售压力巨大,加上新造车势力的冲击和分流,对整个市场格局的影响也就更大一些。我相信这不会是这个领域的第一场官司,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汽车企业之间擦枪走火,当然侵犯知识产权、侵犯商业秘密还会是一个核心的起诉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法律纠纷的问题了,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法律商战。这种战法成本低,影响大,赢了可以一劳永逸,输了也已经造成了广泛影响,可以说战术优势非常明显,但显然不值得提倡,毕竟会影响行业的正常进步和发展。 但整个大行业的发展我觉得还是不会被这些小官司所影响的,一家企业只要根基过硬,技术过硬,产品过硬,我想也不会因为一场官司就败走市场。这种官司最终还是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可能大家就是为了出口气,而更多的案例则告诉我们,双方也有可能很快达成和解,以避免后续带来的不可测的连锁反应。毕竟起诉前员工对于自己也是会有影响的,毕竟唇亡齿寒,谁又能保证自己未来不会在行业内跳槽创业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 其实对于威马汽车而言,更大的困难恐怕还是在行业发展本身,而非简单的诉讼胜负。如果电动车本身被消费者所摒弃,那么公司才是真正的会面临失败关闭的风向。这一点我相信威马本身也比较清楚,比如发布了“威马7系轿车”项目,正式进军智能纯电动轿车细分市场,发布用户关怀计划,通过车辆换电升级、动力电池终身质保、未来车辆增换购及转让等服务,从根源解决用户电池衰减与残值焦虑,让电动车可以长久的保持生命力和价值,从而能够更好的在汽车市场上留存和交易。而且,我觉得包括智能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的突破,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智能汽车竞争的胜负手,在这些方面的研发一定万万不能落后。其实新造车势力们从本质上看还是探索更大于积累,过去很多传统造车的经验并无法沿用,更多的还是一个创新驱动的公司。而威马汽车在技术研发、生产智造、商业创新等方面也有非常突出的成绩,特别是由Living Motion三电动能系统、Living Pilot智行辅助系统和Living Engine全车交互智能引擎组成的核心技术矩阵,深受用户好评,我觉得这些更能代表威马的技术实力。 而目前看整个官司还是有非常长的周期要打,律师观点表示“吉利要赢得这场官司,必须向法院提供足够的证据,包括:第一、证明威马汽车的高管从吉利带走的信息和资料属于商业秘密;第二、威马高管带走前述商业秘密资料的行为具有不正当性;第三、证明威马汽车使用、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了吉利的商业秘密;第四、证明给吉利造成了损失或证明威马因此获得了利益。”这四个环节的证明我相信会是一个非常冗长的过程,而在结果出来之前,我们更多的还是要顾忌舆论环境劣化对于厂商本身的影响。千万不要最后赢了官司,丢了市场,最后还是失败的。这一点也有赖于整个媒体大环境,只能说希望大家不要以偏概全,静待最终审判结果。如果威马真的有侵权行为,也要用法律来制裁它,而不是舆论来制裁。 从我本身出发,我还是希望整个新造车势力都能更好的发展,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升级和进步。这其实会对每个行业玩家都带来好处,希望行业内也能秉持大家一起做大市场而不是相互攻讦的态度,让行业发展的更好,让消费者能够买到更满意的产品。  

《说好不哭》发售 2 小时破千万,周杰伦商业王国大起底

上线7分钟,周杰伦新的数字专辑销售额,就已突破500万元。 9月16日23点,周杰伦发布最新单曲《说好不哭》,在朋友圈火速刷屏;微博热搜前十名中,最高时有5个话题与周杰伦新歌相关。继微博超话“登顶”事件,粉丝“被迫营业”将周杰伦超话刷至榜首之后,周杰伦再一次霸屏,QQ音乐服务器一度崩溃。 上线仅两个多小时,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个平台总数据显示,周杰伦新单曲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截至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发稿,仅QQ音乐数据显示,新单曲《说好不哭》已卖出371万张,“周董”再次展现了他强大的商业变现能力。 周杰伦曾在一次演唱会上对歌迷开玩笑说,“即将上市的新专辑,我写了12首歌,听就好,可以不用买,因为我不是靠这个挣钱。” 早就不靠卖专辑赚钱的周杰伦,商业王国和版图究竟有多庞大?财富价值几何?“周董”的商业能力和水准到底如何? IP影响力持续商业化 久不出音乐专辑和影视作品的周杰伦,很多人似乎已经忽视了他的影响力。以至于酿出今年8月份,当红流量小生蔡徐坤与“过气天王”周杰伦的微博超话排行榜Battle。 80、90后们纷纷拾起微博密码,学习超话打榜,最终助力周杰伦成功登顶,证明周杰伦仍是最具影响力的偶像明星之一。而从周杰伦众多的广告代言和巡回演唱会看,周杰伦仍非常具有商业价值。 在今年年初,刚过完40岁生日的周杰伦,突然宣布成为「山本耀司」支线S’YTE的官方代言人。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注意到,7月25日,战略升级的闪送,力图进军同城快递的高端精细化市场,力邀周杰伦代言,在电梯广告、视频网站全渠道投放广告宣传片。 极少为奢侈品代言的周杰伦,还在8月份,意外空降代言了法国沙龙香水品牌欧珑。广告代言不间断,综艺方面表现也非常亮眼。 在《中国好声音》后加盟《这!就是灌篮》综艺,传言周杰伦的加盟费是3000万。在周杰伦、林书豪、李易峰等明星加持下,这档节目也获得了不错收视率。 而早在2016年3月25日,唯品会举行发布会正式签约周杰伦,高调聘请周杰伦出任唯品会的CJO(首席惊喜官),这一营销事件一度刷爆了互联网圈。 出道近20年的周杰伦,仍在在举办世界巡回演唱会,时间跨度也是从2019年10月17日直到2020年。8月6日,周杰伦厦门演唱会门票正式开抢,所有价位的门票,不管是2000元、1700元的,还是700元、500元的,全部在10秒内售尽。周杰伦的热度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音乐商业的版图 毫无疑问,周杰伦是一代人青春的集体记忆,放在商业语境下,这意味着庞大的粉丝基数,也是一个具有强劲市场消费力的大IP。 出道19年,在音乐商业化的道路上,周杰伦几乎经历了所有阶段。 随着版权的推进,在拥有版权的QQ音乐、酷狗音乐等APP上,周杰伦的歌曲被加上了VIP标识,非付费用户只能试听60秒。要完整收听或下载,要充值、开通绿钻会员。这些都会为平台和周杰伦带来营收。 周杰伦、方文山联袂加盟爱尚传媒《中国好诗歌》 要知道,在2018年初,尽管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共享了99%的曲库,但其实腾讯音乐的核心关键曲库,大多留在了不授权的1%的范围内 。周杰伦歌曲就是其中之一,数据显示,周杰伦的歌曲能为平台带来15%以上的DAU。 这样来看,周杰伦发布新单曲直接导致音乐平台服务器崩溃就不难理解。尤其是,方文山与周杰伦再次联袂、五月天主唱阿信合唱加持下,新曲《说好不哭》一时间刷爆社交平台。 周杰伦音乐版权收入,是其商业路径中的关键一环,但除售卖专辑外,周杰伦也在尝试进行IP剧。 2018年8月,周杰伦和方文山宣布加盟爱尚传媒,周杰伦出任“最强创意顾问”,其歌曲《蒲公英的约定》、《三年二班》则被改编为音乐IP剧,周杰伦与方文山均会参与IP开发。 事实上,早在2017年,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就已被敲定下,成为国内首个音乐IP动画化作品。这些尝试背后在探索的,其实是一条音乐IP授权做电视剧、漫画、动画的新商业化之路。 在更早之前,周杰伦依靠音乐做商业化内容还相对较为传统。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周杰伦和方文山、杨峻荣耗资500万元,共同创办了杰威尔音乐公司,现签约有杨瑞代、袁咏琳、浪花兄弟等艺人。 周杰伦的商业版图,还较早涉足了线下业态,2011年,曾投资DejaVu音乐魔术餐厅,之后甚至还开过KTV。 2012年初,周杰伦再出大手笔,与西安真爱投资集团合作,投资3000多万在西安开了一家以自己的特有符号“范特西”命名的KTV,名字为“真爱范特西”。当时的报道显示,这家KTV品牌归属于西安真爱范特西餐饮娱乐有限公司名下,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西安真爱持股85%,周杰伦持股15%。 从这些年周杰伦在商业领域的探索来看,无论是从传统的开一家经纪公司,到音乐餐厅、KTV,还是尝试做IP授权等,他一直在扩张传统音乐营收之外的商业领地。 创投大咖“周董” 除去音乐人的标签,周杰伦被称之为“周董”,还有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为证。对于自己的投资项目,周杰伦曾说:“有时候挺朋友做的投资,其实不是为了赚钱。” 2007年搭配着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开设了一家与电影情节类似的意大利餐厅,投资125万元,取名为“MR.J义法厨房”。“为了让朋友有地方聚会”,周杰伦这家餐厅随着电影的上线和推广大火,直到2013年宣布歇业。 餐厅的初次试水,并没有使其挫败,而这也开启了周杰伦“Mr.J”品牌的征程。 2011年,周杰伦入股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传信,成为旗下游戏社交平台Ucan的股东。2016年,周杰伦将自己创办的耳机品牌“TiinLab耳一号”,并入“1MORE万魔”耳机,并以股东身份加盟万魔,担任创意官。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在万魔的官方网站查询数据显示,作为小米的生态链企业,万魔已累计卖出6500万只耳机。 今年5月,共达电声发布公告表示,将收购万魔声学100%股权,交易价格为33.6亿元。根据重组草案,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万魔声学100%股权账面价值为10.3亿元,预评估值约30.1亿元。 周杰伦在文创领域另外备受瞩目的一票,就是入股中国数码文化集团,并成立巨室文创。 身为联合创始人的周杰伦,先是于2017年4月9日,宣布与IDG共同创立“魔杰电竞”品牌,并在深圳开设品牌旗下第一家旗舰店——网咖“魔杰电竞馆”。后又打造原创IP,其自创研发以旅游结合魔幻体验的真人秀模式《周游记》,还携手妻子昆凌共同开发的智能教育机器人小麻吉,迈向上市的步伐。 而且,巨室文创还作为联合出品人与多方媒体联合出品,打造了《这,就是灌篮!》新型综艺。 除此之外,周董还和朋友一起,成立台湾电商平台“星品库”,经营潮流服装、饰品配件、动漫产品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周董与中学同学合资创办的潮牌店PHANTACi,主打限量版潮流服装,如今已成为粉丝们朝拜的“圣地”。 目前,MR.J将品牌延伸经营潮牌服饰、生活用品、文创、动漫产品。随着事业的发展,周杰伦联手其他艺人,将MR.J朝产业化发展,希望把MR.J打造成明星艺人品牌界的“阿里巴巴”,一手建立起电商平台星品库,就连昆凌的潮牌也在星品库独家入驻。 周杰伦的合伙人雪糕曾评价说,“周杰伦商业头脑很清楚,虽然有时候很天马行空,但他会点醒我们这些在旁边做事的人,他其实很有商业创意,提出的点都很有商机,但一般是有经验的人去帮他完成。” 玩票爱好,也是事业 8月31日晚,《2019英雄联盟LMS赛区夏季赛总决赛》上,JTeam斩获总冠军,获得S9全球总决赛的名额,这支知名LOL战队的老板正是周杰伦。 周杰伦痴迷电竞。最早在网吧中与电竞游戏结缘,甚至在《惊天魔盗团2》拍摄期间,为了和朋友打《英雄联盟》,周董竟然整整四天不出门。 不过,周杰伦并不是玩物丧志的选手,从爱玩到成为《英雄联盟》全球代言人,将爱好商业化,也是周杰伦商业版图的一部分。 2015年,周杰伦就宣布与多位前电竞比赛选手合作,打造“Mr.J”战队,甚至豪掷1800万,在深圳打造了一个“地表最强”的奢华网吧,占地1700平方米,设有赛事比赛专区、直播专区、桌游专区和餐饮水吧。 2016年4月,周杰伦入股中国数码文化集团后,他还授予中国数码文化在电竞领域使用其肖像和姓名6年的独家权。 周杰伦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古董。“周董”名号的由来,另一种说法便是源于周杰伦喜欢古董。早在2005年,周杰伦就和导演邝盛合资在台北开设了古董店“Omni by JFK”。 因为喜欢健身,周杰伦曾加入好友刘畊宏“300壮士健身房”的经营,希望用自己的明星影响力推广健身观念,带动更多的粉丝加入到健身行列。…

Read More

“顶流”周杰伦

7分钟,500万元销售额,超过5条微博热搜,阅读量数十亿。 9月16日晚上9点,在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上线后,瞬间点燃了微博、朋友圈、相关音乐平台等,更是导致QQ音乐更是一度“瘫痪”。 据统计,在预售阶段,《说好不哭》的全网销量就已达到300万人民币;上线两小时后,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个平台的总销售额即突破1000万元;今早9点,QQ音乐宣布,《说好不哭》在该平台销售额已超过1000万元,成为其历史上销售额最高的数字单曲。 “周董”用毫无争议的庞大影响力和销售额,再次证明了自己“顶级流量”的地位。 1 久违的新曲 在《说好不哭》之前,距离周杰伦推出上一支单曲《不爱我就拉倒》已有一年多时间,距离上一张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则有三年之久。被晒妻、奶茶等新闻围绕的周杰伦,仿佛已经远离了歌手身份。 不过,今年下半年以来,周杰伦动作频频,先是宣布为庆祝出道20周年,将在今年10月展开全球世界巡回演唱会《嘉年华》,并在Instagram上频频宣传演唱会及新歌消息。 9月3日时,周杰伦曾以另外两首歌曲MV浏览人次不如预期为由头,放话称,“老子17号不出新歌了,哼…我再说一次,17号不出了”,同时,标注了话题“16号出新歌晚上11:00首播”,预告了《说好不哭》的首播时间。 这首久违的新歌延续着周杰伦的风格,以钢琴抒情为主线,由方文山作词,更让人惊喜的是五月天阿信也加盟了新歌演出,再现“周五组合”。 新歌发布前,周杰伦连续发布10余条ins宣传新歌。在9月10日,更是以“16号晚上11:00首播,我只能说,如果你没赶上首播,你会哭……”的相同文案连发9条,也是为新歌做足了宣传。网友更是纷纷回复表示“我今天开始不睡觉,等16号”、“我现在就想哭了”。 消息一出,周杰伦的粉丝们立刻奔走相告,“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的话题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周杰伦本人则迅速进入QQ音乐热搜榜。9月14日起,《说好不哭》在多个音乐平台开启预售,据周杰伦中文网数据统计,在发售后36小时内,单曲预售量突破100万张,销售额超过300万元。 甚至连几家音乐平台都借此引入不少流量。在该单曲预售期间,QQ音乐以接近100万张销量一骑绝尘,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则分别卖出10万张和7千张。 在16日晚上正式发售《说好不哭》后,短时间达到数百万、千万的销售额更是再一次震惊众人。但由于流量过大,QQ音乐在发售后不久便进入瘫痪状态,不仅无法打开这首歌曲,甚至整个应用都宣告“崩溃”——如果不是技术影响,或许销售额还会进一步加大。 截至17日上午,“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的话题已在热搜第一的位置上停留十余小时,阅读量超过20亿,讨论达127.7万。 2 “顶流”价值 周杰伦再次用实打实的新歌销售额证明了自己在行业中“顶级流量”的商业地位。 在今年7月之前,这一地位曾一度被质疑。7月16日,一位豆瓣用户发文称“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演唱会一般都是粉丝去看,他粉丝真这么多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发文迅速引起许多80后、90后周杰伦粉丝的关注,从而引起了此后的“打榜大战”。 在数量庞大的粉丝支持下,仅仅2天后,周杰伦在微博中的排名便从17位蹿升至第二名,超越朱一龙、TFboys等微博一线流量明星。随后一周,“打榜”的消息传出微博,在微信、豆瓣、知乎等各个平台发酵,引来更多周杰伦粉丝参与打榜,7月21日,在与长期位居第一的蔡徐坤粉丝“激战”16小时候,周杰伦终于登顶,成为微博超话榜第一位。 无论是一周内登顶第一、还是周杰伦超话内的500多万粉丝,无不证明着这位老牌明星的地位和价值。 事实上,尽管在“打榜大战”之前,周杰伦已很久未出现在热议话题中,但他的商业价值始终居高不下。在7月初的一份中国最具商业影响力明星100强榜单中,周杰伦位居第三,力压众多流量明星。1个月以前,在福布斯发布的2019年中国名人榜中,周杰伦位列第五。 早在2010年便有人做过统计,周杰伦代言了34个广告,其中有8个商家都给出了1000万元以上的代言费。今年以来,周杰伦先后代言了闪送、帝舵表、山本耀司等品牌,广告宣传片出现在电梯广告、视频网站等各个地方。 根据某电商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周杰伦粉丝在其网站累计贡献5.88亿元,远超第二名鹿晗的3.06亿元和第三名范冰冰的2.47亿元。 周杰伦在近期举办的《嘉年华》演唱会更是热度高企,这场将在全球各地巡演的演唱会将从2019年10月延续到2020年,迄今为止,每场演唱会的门票均为开售即被抢控。8月6日,厦门演唱会门票开售后10秒内,500元至2000元门票均告售罄;近期开卖的马来西亚站演唱会门票,由于以线下出售为主,在开卖前4天便有粉丝至商场排队,开卖当晚8点,则几乎全部卖光。 3 “周董”的商业帝国 作为艺人,周杰伦的商业价值不仅体现在专辑、演唱会和代言等主业上,从2005年开始,他也一直在商业投资领域有所尝试。 他的第一次商业尝试是与导演邝盛合资在台北东区的巷子里开设的古董店“Omni by JFK”,为了宣传,周杰伦还特地将他在《断了的弦》MV里出现过的“粉红宾士小甜甜”摆去充当镇店之宝。可惜这次尝试并不顺利,没过多久,这家店便宣告解散。 首战失利,并未影响周杰伦的商业热情。同年,他与中学同学合伙开了一家潮店PHANTACi,以经营限量版潮流服装、鞋帽为主。首月试营业,店内尝试售卖Jordan第5代镭射限量球鞋,结果开门仅十几分钟便被抢购一空。 PHANTACi的商品一直以周杰伦的电影、歌曲及个人想法作为设计理念,此外,也会与耐克、新百伦等品牌合作,成为许多周杰伦粉丝的朝圣地。这家店铺的生意一直持续至今,2017年起,PHANTACi店铺登陆马来西亚,先后开设了两家分店。 周杰伦在PHANTACi店铺内 图源网络 2006年,周杰伦再次宣布进军餐饮业,投资125万人民币开设一家意大利餐厅mr.j义法厨房”,店内放置着周杰伦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的三角钢琴,并放置着“请勿乱弹,以免被送回20年后——叶湘伦。” 此外,在2011年至2013年间,周杰伦陆续与刘谦等人合作,先后开出DejaVu音乐魔术餐厅、藤原豆腐店、天台食堂等餐厅,虽然部分已于2015年前后关店,但无不彰显着周杰伦浓郁的个人色彩。 除了简单的“开店”生意,周杰伦也将自己的商业想法铺设至各个领域,2011年,周杰伦入股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传信,涉足社交网站;2016年,周杰伦收购了台北电竞战队暗杀星TPA,改名为JTeam,并亲自担任战队队长;同年,他再入股中国数码文化集团,并授予对方在电竞领域使用其肖像和姓名的独家权力。 也正是这一时期,周杰伦以股东身份加盟耳机品牌万魔,担任其创意馆,并将自己创办的耳机品牌“TiinLab耳一号”并入“1MORE万魔”耳机。 “周杰伦商业头脑很清楚,虽然有时候很天马行空,但他会点醒我们这些在旁边做事的人,”周杰伦的一位合伙人曾这样评价,“他其实很有商业创意,提出的点都很有商机。”  

联康生物:一朵含苞待放的“老龄化之花”

谈到生物科技公司,人们总是想到:聪明的科学家-前沿靶点-攻克癌症-逆转人生-钱途无限。所以,港股上主攻肿瘤的生物科技公司市值不菲: ·金斯瑞(HK:01548)市值曾从20亿港元到600亿港元,冲就完事了; ·百济神州(HK:06160)从美股赶回港股享受盛宴,市值600亿港元; ·信达生物-B(HK:01801)、君实生物-B(HK:01877)市值也在250亿港元左右。 攻克相应癌症固然美好,但这并不是生物科技的全部。 就像电商领域主流的阿里京东之外,喊着“他们建帝国、争地盘,我要错位竞争”的拼多多(NASDAQ:PDD)也能出位,市值直追京东。而癌症帝国之旁,也正悄然生长着一朵叫联康生物(HK:00690)的“老龄化之花”。 2019年9月13日,联康生物发布了半年报,已面向市场的四款产品表现如下: 匹纳普(真菌感染用药)收入同比增长103.8%至1220万港元,与信忠医药渠道合作效果显著,其它产品与华润紫竹、江苏豪森、北京百奥的合作也值得期待; 金因肽(创伤愈合用药)收入同比增长76.6%至5550万港元,其中15毫升装销售爆表,一扫去年2月“兴奋剂目录乌龙事件”的阴霾; 金因舒(角膜溃疡用药)保持9.9%的稳定增长至1660万港元; 博康泰(Ⅱ型糖尿病用药)收入120万港元还在对抗生产成本的学习曲线。 主要产品状况不错,联康生物的业绩自然是差不了。 收入,从5962.6万港元同比上升63.2%至9731.3万港元;税前利润,从亏损6322.3万港元到盈利4598.2万港元;研发投入仍保持21.9%的高比例。 (点击看大图) 值得注意的是,联康生物即期的盈利质量并不高。能够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出售附属公司和重要资产所得的6591.5万港元。我们能看到修正非经常损益后,税前亏损同比大幅收窄67.5%至2052.8万港元,既有业务的势头是向上的。 这一份半年报,我认为不错的,毕竟2019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实在太难了。药品零加成、两票制、4+7带量采购等政策的逐步推进,促使行业结构性调整背景下,老老少少都不好过。 对于联康生物这支股票来说,既有业务不错,只是基础。 联康生物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老龄化组合拳:骨质疏松+糖尿病+慢性病康养基地。 中国是全球第五大骨质疏松市场(2030年将有25%也就是3.63亿人超过60岁),预计市场规模在155亿元。联康生物的Uni-PTH是针对骨质疏松的相对较新的产品,今年四月中旬还获得“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前沿原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相应支持资金1000万元”。 联康生物中报显示,目前Uni-PTH(粉针)已完成第三阶段临床试验,正在注册登记,预计2019年能正式推出。 (点击看大图) 不仅是骨质疏松,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占95%)也是老龄化人群主要慢性病。65岁以后Ⅱ型糖尿病患病几率超大,随着老龄化的进程,2017年Ⅱ型糖尿病人群1.2亿,预计2028年增至1.6亿。 在中国,对Ⅱ型糖尿病没有清晰的一线疗法,大多情况下用二甲双胍,如果患者不耐受这种药,那就换阿卡波糖或者格列奈类。可见阿卡波糖是主要治疗药品,是5种甲类100%报销的基础抗糖尿病药之一。 (点击看大图) 目前联康生物的阿卡波糖已完成生物等效性试验,提交了新药申请,预计2019年正式推出(联康生物另一个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品Uni-E4就不多提了,处于三期临床阶段,还得两三年才有结果)。 联康生物治疗骨质疏松的Uni-PTH,还相对比较领先。治疗糖尿病的阿卡波糖在市场上就没什么领先性了,其药品上市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怎么让市场接纳呢?这是一个打法问题。 近一两年,联康生物在研发和销售渠道上,已经建立起自己的门道。比如我们上面说的几个主要产品与信忠医药、华润紫竹、江苏豪森、北京百奥的合作。 与此同时,合作的边界还从药企推向慢性病康养场景。 2019.6.13,联康生物子公司联康永泰生物与广东开平时间宝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共建慢性病康养基地专案并共同运营康养设施、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 场景带来的好处有三个: 1.有了稳定的输出渠道; 2.降低老龄化适用人群的获客成本; 3.及时获得药品的临床反馈。 对于老龄化的预期,从股价上来看,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反应(年初至今上涨了113%)。 如果针对老龄化的这套组合拳(骨质疏松+糖尿病+慢性病康养基地),能打出一番业绩表现,其市值应该还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的,对此可以给予一定的关注。  

OPPO的65W闪充为何能碾压华为、vivo?

日前,OPPO在深圳召开了一场技术沟通会,在技术沟通会上,OPPO公布了自己的最新Vooc闪充技术。OPPO将对自家的Vooc闪充进行全面升级,10月10日发布的OPPO Reno ACE将有65W的量产最快闪充,普通机型则把Vooc闪存做到了30W,更为惊喜的是OPPO还会提供30W的无线闪充。 快充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已经是一种核心需求了,连高傲的苹果也在新机上跟进了18W的PD快充。 目前,已经量产的闪存里面,vivo做到了44W快充,华为做到了40W快充,小米是27W快充,苹果只有可量的18W快充。OPPO的65W速度最快,独树一帜。 为何OPPO能碾压竞争对手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 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 手机在苹果iPhone出现以前,是不需要快充的。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是可更换电池,而人们都习惯出门带上一两块备用电池,一旦电池没电了,更换电池立即可以100%满血,充电速度没有刚需,一个电池的万能充解决一切问题。 然而,随着苹果带动的内置电池风气,几乎所有的手机都选择了内置电池,这个时候续航问题就严重起来。 手机需要用,充电时间很长,就无法移动。带着移动电源太重太不方便,这个时候厂家开始增加充电器的功率,从传统的5V1A,增加到5V2A,有了所谓的快充概念。 而这个时候,OPPO开始在快充上探索,非常有前瞻性的获取了独家大电流的低压快充技术,并加以商用 相比传统的快充,OPPO的VOOC充电速度提高了一倍,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广告语尽人皆知,带动了OPPO产品销售热潮。 正是OPPO发掘了这个需求,才带动了高通和MTK的那个上游厂商发展出芯片级别支持的快充。高通的QC快充是高电压小电流,发热比较严重。 虽然也能做到27W,但是实际效果不如OPPO的VOOC。 OPPO在技术上的激进尝到了甜头。 二、 金立的遗产 当OPPO在快充领域高歌猛进的时候,同在深圳东莞的金立,为了续航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加大电池容量。 金立的M系列做商务市场,以长续航闻名,把电池做到5000mah,6000mah。但是当时的电池技术,做这么大是有安全隐患的。所以金立很聪明把电芯做成两个。 而这就出现了另外一块快充的路线,双电芯分压快充。等于手机内部做了两个充电电路,分别给两块电池充电,充电技术不变,电芯承受功率不变,就能增加一倍的充电速度。 金立很不幸,因为黑天鹅事件轰然倒下。而金立的技术和理念给OPPO吸收了过来,金立的双电芯分压加上OPPO自己的VOOC充电技术,两者一结合,就有了SuperVooc。 所以,在Find X上,传统的Vooc做到25W,而在高配版上,就能做到50W,领先所有厂商。 金立通过两三代产品验证了双电芯快充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而OPPO通过量产Find X高配版和R17 Pro验证了SuperVooc的可靠性。 这个技术基础,让今天的OPPO能够量产65W的超级快充。 三、 OPPO 65W快充的优势 目前,随着充电技术的进步,华为,vivo的电荷泵已经可以40W,44W快充。 OPPO的30W快充,是比较保守的,这是因为高功率充一块电芯,会减少电池的寿命,所以苹果对快充也很保守,新机也只用18W快充。 单电芯如果做太高的快充,电池寿命会衰减的很快,而且安全性也比较差。 而OPPO的双电芯方案,看似65W高功率,实际上每块电芯只有30多W,比华为和VIVO的方案损耗更低,在电池寿命上有优势。 在充电器一端,65W已经是很高的功率,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充电器体积太庞大,手机不能用。所以OPPO开发出GaN氮化镓器件的充电器,65W也不大。 此外,OPPO在电池技术也有创新,提高电池寿命,降低充电发热,让稳定量产成为可能。 理论多电芯分压,原理简单,小米展示的100W快充,vivo展示的120W快充可能都用了这个技术。 但是,要把双电芯快充做到量产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OPPO依靠多年的积累碾压了友商。  

出售5G,华为用技术专利换市场“安全”

华为心声社区刊登了任正非最近接受采访的内容,任正非表示华为愿意将5G相关的全部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卖给西方国家,并且是一次性买断。5G的大规模的商用还未正式开始,在5G领域,华为绝对性的竞争对手还不清晰,具备技术领先优势后,任正非为何又要卖掉5G呢? 任正非有大智慧 今年前八个月的华为的收入累计增长19.7%,而上半年的增速在23%左右,一季度的增速更高。华为的营收减速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而利润基本上是和去年同期持平的。此轮减速的绝对因素是美国制裁所导致的消费者业务减速所致,真正的5G营收并没有减少多少。 在5月实体清单公布之后,任正非预测华为今年收入将会减少300亿美金左右,虽然现在华为外部处境有所改善,但减少规模至少也在百亿左右。即将发布的mate30在海外市场可能并不能完全装上谷歌所有的软件套装,这对华为海外市场是较大的影响。 为了能减少下滑幅度,华为推出研发多年的鸿蒙生态系统,虽然展现出长期性的竞争力之,但短期对安卓系统几乎没有影响力。所以在移终端领域它只是一个吓人的幌子,并没有太强战斗力。但外界对鸿蒙的认知是划时代产品。任正非并没有因为外界对鸿蒙过高的认可而直接选择抛弃谷歌。从开始到现在他一直向外界释放的信号是华为会优先使用谷歌,只有在谷歌不能使用情况下才会启用鸿蒙。 内生的系统和任正非对外的态度给华为赢得了最大缓冲的时间,这正是任正非的大智慧。 出售5G,谁会买 在5G领域,目前只有爱立信、诺基亚以及国内的中兴等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手,其它的参与者都只是在5G的部分领域有开展,并非和华为一样在体系化的推进,其实这几家目前的状况都不可能买华为的5G技术,不仅可能无法达到投入产出比,而且它们似乎都买不起华为整套的5G技术。 用多年研发投入产出的5G技术,一次性买断的价格一定不低。所以上面几个选手都不是华为潜在5G技术的买方。其实华为真正的目标客户是美方,因为只有美方拥有了华为的技术后,华为被扣在头顶“不安全”的帽子才能真正的摘下来,华为当下的业务才能不受美国制裁,在美国之外的全球市场上正常开展。 5G虽然还没有给美国带来业务层面实际的规模的收益,但因为拥有这一技术的原因,影响了华为当下消费者终端的市场销售体系,这是华为所不能接受的。 进入到2019年以后,虽然华为的市场份额在逆势上升,但竞争加剧的局面却是越来越强。华为一旦失去自己重资投入多年的欧洲市场后,一定会有新的品牌在此安营扎寨,这是华为最担心的。按照华为的技术储备,鸿蒙生态或许在这两年可以初步建立并抗衡安卓,但终端市场并不会给华为两年的等待期,让华为生态完善,竞争者会不遗余力的在这个转换期建立自己的品牌市场,因为从技术的角度看,这是其它厂商唯一一次可能存在的机会。 没有5G技术专利,华为还有什么 5G现在是华为技术实力雄厚的代名词,这在2G、3G、4G时代都是没有出现过的,任正非说华为的5G技术领先美国两年、欧洲三年。实质上华为领先的是技术,而并非只是5G,所以即使现有的5G技术全部出卖,华为依然是领先的。所以华为并不会恐惧对手获得自己技术。 今年华为以最高200万的年薪在全球招聘天才,这说明华为仍然将技术放在了第一位。所以单一的5G已经不是华为更大目标了。 对现在的华为来说,拥有足够广阔且利润丰厚的市场,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中,暂时不能带来大量利润的5G远不如现有成熟产品和市场来的更安全。也正如库克形容新一代iPhone所言:“5G现在还太超前,技术并不成熟。”

5G赋能未来 第十一届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开幕

9月19日,由中国电信携手高通(Qualcomm)公司举办的第十一届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在广州正式开幕。本届大会以“hello 5G,赋能未来”为主题,全面释放在5G新时代下,中国电信与全产业链合作伙伴携手共筑5G生态圈,为各行业赋能的决心和能力。 本届博览会重点聚焦5G、物联网、智慧家庭、DICT、云和大数据以及互联网金融等诸多领域,集中展示了中国电信近几年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作为通信领域的大型行业盛会,博览会吸引了全球各大媒体参与报道,触达10亿行业内外人士。 5G赋能5大领域,勾勒5G生态圈蓝图 历经十一年发展,本届博览会规模和质量再创新高。展会为期4天,展馆面积达5万平方米,为历年之最。今年博览会参展企业突破200家,包含5G设备、手机、泛智能、芯片、智能应用、大湾区特色企业。 本次博览会设置了5G赋能馆、5G创新馆、5G生态馆、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馆四大主题展馆,集中展示5G技术研究、人工智能、全网通终端、泛智能终端、智能应用等通信未来发展方向及创新成果。 “5G赋能馆”是由中国电信、高通公司,以及中国电信各专业公司组成的展馆。这个展馆集中展示了中国电信近几年在物联网、智慧家庭、DICT、云和大数据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在博览会期间共有16家参展商在新品发布区发布36款新品,观众现场即可体验并购买新品。其中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扶贫专区”是本次博览会展示的一大亮点,展示了中国电信70年间的责任和担当,特别是在扶贫工作中的突出贡献。5G+VR教育可以让参观者用AR眼镜身临其境体验党的发展历程。 “5G创新馆”展出了人工智能、全网通终端、泛智能终端等通信未来发展方向及创新成果。5G芯片、5G终端、5G基站、华为鸿蒙系统、荣耀智慧屏、三星折叠屏手机等“黑科技”产品悉数亮相。在这个展区参观者还可以体验机械臂隔空取物、5K+8K直播、5G+VR博物馆等5G体验。 “5G生态馆”展出了人工智能云计算模仿互动、远程无人船、5G巴士等应用,诠释5G对行业赋能的重要意义。在互动体验区,参观者可以与多款炫酷的机器人近距离互动,体验未来5G生活。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馆”重点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全方位展现智慧城市新风采。在美好生活家区域,参观者可以体验智慧衣食住行,感受美好生活。展区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可以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大湾区蓝图。 展会期间,中国电信召开了“中国电信终端产业联盟第十一次会员大会”“渠道生态创新合作行动发布”等推动产业链合作的行业会议,同时围绕终端技术演进、金融科技、5G 智联万物、云安全等领域,邀请科技精英和专家学者开展丰富多样的专业性论坛,共同研讨5G时代的新趋势、新发展。 中国电信积极构建5G建设和发展的新生态,共享5G研究成果,聚焦重点场景,为各行各业赋能,提升客户价值。博览会期间中国电信将正式发布5G白皮书,解读5G网络和终端整体部署,向产业链各方阐释中国电信5G发展的市场策略。 在本届博览会期间,中国电信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强化5G引领 建设网络强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深入实施《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坚持“合作共享、融合创新、智能驱动、引领跨越”原则,对照国际最高标准和水平,抓住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契机,大力发展5G 产业,深入推进5G融合应用,构建良好的5G产业生态,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形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优势,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开幕式上,中国电信联合手机厂商、泛智能终端厂商、国代及连锁企业共同签署天翼智能终端采购确认书。签约天翼智能终端总量超过4000万部。同时,中国电信与众多领袖企业和佼佼者在全屋WiFi、全屋智能、超高清视频等业务上深度合作,丰富终端、升级服务,共同开创智慧家庭美好的未来。 共筑5G生态圈 开启万物互联时代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创新改变生态。作为获得5G运营牌照的基础电信企业之一,中国电信持续技术创新,积极落实国家5G战略,推动5G与垂直行业相结合的业务创新,与全产业链合作伙伴共筑5G生态圈,创新行业应用,赋能智慧生活!5G不仅仅是一次信息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全方位变革,它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始于2009年的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历经十一年,从最初的手机订货会发展至今,见证了中国电信终端生态圈演进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博览会积极践行中国电信转型战略,展览及论坛的内涵从手机终端逐渐覆盖至五大智能生态圈。随着5G商用元年的开启,博览会将告别上一个黄金十年,开启下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驱动、消费升级,通信需求进入智能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迫切,中国电信紧扣时代脉搏,牢牢抓住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创新的机遇,准确把握客户对信息服务需求的变化,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及时满足并不断引领客户信息化需求。在未来,中国电信将依托可靠、智慧、安全的云网资源,持续发挥5G云网融合的一体化综合优势,携手客户和产业链合作伙伴,开放合作,联合创新,共同描绘5G蓝图,赋能中国经济发展,共接5G美好时代的到来。

社交媒体取消点赞数的意义

社交媒体取消点赞数的意义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脸书旗下的图片应用Instagram已经开始在六个国家测试隐藏发帖下现实的点赞数量,这六个国家分别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爱尔兰和意大利等。 一位Instagram负责人对于取消点赞这种尝试解释原因表示:“人们使用ins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我、展现创意、遵从自己的热情。我们想要确保这不会成为一场竞赛。” ins官方也表示隐藏点赞数旨在希望ins成为“竞争更少、压力更小、更加偏私人”的平台。 今年年初,曾有一张鸡蛋照片在ins上发布十天后,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照片,如今,这张照片已经收到了超过6000万次的点赞。 “点赞”和评论、转发等一道成为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专业化的交流语言。 在双微、贴吧和QQ空间,甚至一切含有社交功能属性的应用中,设计人员都加入了“点赞”的功能。 有数据显示,脸书日均获赞5000万次以上,QQ空间在最鼎盛时期每日获赞超过2亿次。 点赞背后的心理学 “点赞”如今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互联网社交巨头们当做是一种“有问题的文化”、“产品设计错误的决定”等等。 互联网本身带给我们的是,通讯、信息和技术的高速运转,“点赞”、“转发”“评论”可以在很短的几秒钟内完成,这是互联网带来的“高效便捷”的益处。 但是,在这几秒钟之后,我们的情感交流也是需要追求效率和成本,因而时间一长,我们要发布什么内容,开始受制于朋友的喜好了。 随着“点赞”文化的不断流行和发展,如今“点赞”已经成为一种病态的互联网交互方式。点赞已经远远超出了最早的符号意义,而是成为一种能够表达几乎所有状态的符号。“一切皆可点赞”成为了如今很多互联网用户每天刷朋友圈、ins等的必备“动作”之一。 虽然每一个赞都意味着真实的关注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带来的影响很小,关注的层次无疑很浅薄。这种“点赞之交”的存在几乎没有任何意义。除了在公开场合一种礼节性的客套话之外,更多被当作是一种敷衍或者强迫症,“我仅仅是看到了而已”的意思罢了。 对于很多用户,可能更多场景下,是一种“拖累”罢了。 影响网红商业化 不显示点赞数对于那些已经很成熟的“引流”账户相对有利,而那些从零开始的账户,则肯定会面临巨大困难。 纽约时报曾经发布文章分析ins“点赞”时表示,点赞数是决定内容能否获得推荐的最重要因素,是直接影响网红收入的最重要指标。点赞减少,收入必然随之下滑。在公开点赞的情况下,很多用户都会把点赞当做是人气高低以及是否成功的标志。 和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的逻辑一样,当点赞数过少,很多人就会买粉来获得更高的数据。 但是也有部分人认为,取消“点赞”这种容易“作弊”的指标之后,品牌方等就更应该关注更高层次的数据,诸如“影响力、品牌力”等更有意义的指标了。 此外,隐藏点赞数能够使得一部分用户不在专门迎合粉丝的喜好,不再去追求认同感,而是去发布一些真正有艺术感的、与众不同的内容。而这也是ins的初衷。 自食追求数据的恶果 201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实验显示,限制用户每天使用社交网络在三十分钟以内,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和孤独感。 在今年TED上,推特创始人多西表示,设计转发、关注等功能以便鼓励用户使用的决定有问题。 ……2017年,今日头条在地铁广撒广告时,宣称自己APP用户每天要使用近70分钟。这个数字,放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字节跳动自豪不已。 数据虽然是我们衡量一个平台用户转化、留存以及分析最重要的指标。但是,因为数据同时也拥有篡改成本极低的特点,以至于数据很容易被造假。 此前,曾有报道称推特正在尝试取消点赞数,YouTube正在尝试取消频道的订阅人数;国内,微信公众号从点赞变成好看,再到在看……这所有的产品行为,都在印证着,唯数据马首是瞻的时代应该要过去。 蔡徐坤和周杰伦超话打榜刷数据,还曾引发一波热搜。五天时间内,周杰伦超级话题粉丝增加近300万,影响力积分则由30万猛涨到8000万。你可以将这种行为归结为粉丝的力量。但我们更应该理性看待,这是刷数据、造假的力量。 在此之前,“流量王子”蔡徐坤连续54周包揽每周的榜首。这连续一年的超级话题打榜,就是粉丝们兢兢业业贡献出来的“数据”。周杰伦和蔡徐坤的粉丝们都陷入到无穷无尽的焦虑中,他们担心超话榜首被对方占去,因而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这一切,都是“点赞”的力量。

热水器在室内制造了一场瀑布雨

眼下正值秋季家装旺季,不少人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装修买热水器。很多朋友表示洗浴问题多到数不清:普通热水器洗浴水流小,带不动大花洒;下班后想泡个浴缸浴,但注水时间长;厨房/卫生间/洗手台同时用水,出水量明显减少;家住高层,水压不稳;厨卫距离远,每次洗澡要放掉一大盆冷水才出热水……想要一个舒适的洗浴,却成了现实中不少人的困难。 那么怎么样才能拥有更舒适的洗澡体验呢?首先是要能做到劲爽沐浴。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通过创新热水动力系统,水量增大70%以上,让你可以享受瀑布般的劲爽洗浴体验。 为了直观的看到瀑布洗热水器的澎湃水量,极果实验室联合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在室内制造了一场瀑布雨,来一探究竟。 一分钟降水40mm,水量堪比下大雨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很多热水器要么水温不稳定,忽冷忽热,要么出水量太小,洗半天泡沫都冲不干净,洗起来特别麻烦。 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可以实现水量增大70%以上,让你享受瀑布般的劲爽洗浴。那么,它与普通热水器做对比,究竟水量如何?极果君分别使用40台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与40台普通热水器,模拟一场室内的人工降雨,让你清晰的看到瀑布洗的大水量。 在实验开始之初,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就给了极果君一个不小的惊喜,从打开方式来说,普通的热水器需要通过开关去手动打开。而卡萨帝这款热水器则可以通过海尔的智能音箱来实现语音控制,对智能音箱说“小优小优,打开瀑布洗”,热水器就立即启动,如瀑布般大水量打在皮肤上,力度均匀,爽而不痛。 在开启热水器后,我们使用雨量计分别放在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和普通热水器的出水口下方,采集一分钟降雨量数据,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瀑布洗”? 经过专业雨量测量仪测量降雨量,我们可以看出,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 1分钟降水量40mm,相当于大雨降雨量,而普通燃气热水器 1分钟降水量19mm,仅仅相当于中雨降雨量。(PS:测试数据结论支持来源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超大水量,还原浪漫雨中曲 怕被雨淋湿的人幸福感总会少很多,因为总有一些适合在雨天听的歌,总有一首只在雨天想读的诗,总有一段在雨中难忘的旋律,总有一部在雨天看的电影……这样的瀑布雨,特别适合灵感、创意喷发…… 极果君邀请男女模特分别撑伞进入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和普通热水器模拟的下雨环境,通过画面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制造的大雨中,雨落如倾盆,而普通热水器仅流出淅沥小雨。 冲洗效果如何,“大象”告诉你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超大出水量的功能,那么,如此大水量冲洗效果如何呢?极果君请来了一位特殊“测试员”。 极果君制作了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1×2(m)的大象模型,在特制的玻璃浴缸内,利用泡泡机注满泡沫,分别使用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和普通热水器冲洗“大象”,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象冲洗干净。 通过试验我们可以看到,在冲洗过程中,刚刚打开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水量很快就将泡沫冲洗下来,并且没有丝毫泡沫残留,总共用时仅为4分16秒。 而普通热水器,由于水量较小,冲洗泡沫时间较长,并且在一些拐角部分,很难冲洗干净,从开始冲洗到彻底洗净,总共花费了9分21秒的时间。 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的大水量让“大象”都能瞬间清洗干净,何况我们日常家庭使用,并且,大水量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水量的“力度”了,合适的力度反复冲洗按摩,让你一天疲惫的身体能够很快得到舒缓。 除了出水量增大70%以上,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还采用“三管式零冷水技术”,内置直流变频循环水泵,提前加热管道中冷水,开机就洗热水澡。通过“自适应恒温系统”,同时智能匹配进气,进水量,双向智能调节,即使四季变化,做饭高峰期影响,水温恒定不变,丝毫不受影响。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对比测试,刷新了极果君之前对热水器的认知,一台好的热水器不仅仅需要靓丽的外观,更重要的是用户使用体验。而卡萨帝瀑布洗热水器凭借着超大的出水量、智能的操控系统、精准的温度控制以及强劲的冲洗效果,都能够让用户获得完美的使用体验。如果你对生活品质有所追求,那么,这台热水器会是你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芯片业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犀利观点如下: 1、芯片是一个特别需要耐心、坚持、定力的行当。不但创业者需要,其实投资人也特别需要,我觉得做好投入十年以上的心理准备; 2、中国市场江湖完全跟海外不一样,要想落地、本地化海归公司都得走几年弯路才能找到路; 3、芯片产业其实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是离客户近,如果能够通过离客户近把资本聚集起来,能够有足够多的人才聚集在这儿,这是一个成功的基础。 以下为讨论实录: 杨磊:今天参加《创业邦》的活动,其实谈芯片感触还是蛮深的。 认识大同(陈大同)和志雄都十多年了,十多年前可能投资芯片领域的公司,我经常说是一大饭桌十来个人将近二十个人,到五年前的时候就只剩下一个小饭桌了,减少一半。今天我们看着一个大会场,有很多感概,同时我也有很多不安,所以我想先从历史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首先问下两位,这么多年创业和投资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有什么特别希望跟在座诸位分享的? 陈大同:感触非常多,谈芯片,这也是今年的热点。 从历史上来说,中国真正芯片业起来是2000年以后,大量海归回来之后起来的,在那之前是一个封闭系统。有多少年,没有风险投资来投资芯片产业,国内绝对没有。 我们2000年回来是带着硅谷的投资回到国内来创业,真正起来是跟VC相关,2005年开始美元基金起来了,才有真正第一波大规模海归创业潮做半导体,但是当时目标都是瞄准到海外,因为都是美元基金,国内资本市场完全没开放,不可能在国内做。 第二波真正起来是2009年创业板起来之后,出现了许多人民币基金,包括在座这些基金,资金是创业的一个源泉,所以才非常蓬勃。 在我回国那年,只有个位数字半导体设计公司,2005年之后就变成了五六百家,美国硅谷从来没超过100家。今天据说是2000多家,所以非常感慨这个变化,资本市场促进了整个产业发展,而且我回国那年整个中国半导体设计公司一年产值不到1亿美金,今年大概会是400多亿美金,这个变化非常大。 周志雄:各位好,我其实也很感慨,我对杭州还是很有渊源的,1995年从美国回来之后,加入的公司是UT,在杭州它在阿里之前是比较出名的一个创业公司,我当时负责管理UT大股东软银在中国的投资,这是第一个渊源。 第二个渊源是1999年我加入软银中国之后,其实第一个会就是安排中国的创业公司见软银的日本团队,其中五个公司之一是阿里,最后终于是投成功,也是经历了很多年。 因为我原来是做半导体的,所以我是在软银赛富时代就开始投芯片的,那是2005年前后。说实话感触良多: 第一,中国整体投资比较分散,尤其基础设施,我当年出去念书就是这个原因,觉得中国没基础设施,一年全国的投资都没有一个Billion,人家英特尔一个厂就是一个Billion。 第二,其实没有资本市场投资,根本没有足够的基金投,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另外市场上没有战略需求,直到最近才开始有些战略需求,战略需求才产生新的市场需求。中国今天下游市场已经足够成熟了,这其实也催生了整个产业。 第三,中国资本市场直到今天创新板推出来之前,其实都不支持芯片这一类产业。今天我们所有投过的创业公司能成的起码都是十年以上,中国创业板是一个开始,但是创业板并不支持研发投入,直到今天科创板才开始有研发投入这一说。 如果你不盈利,没人看,这肯定有问题。你盈了点利,大家就吵吵要分红,而没有研发投入的动力,这个原因还是估值上对于芯片这样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行业估值上没有差异化,这是很痛苦的事,但现在也看到曙光了,也是一个好的机会。 杨磊:我感触比较深的,刚才讲到时间,其实我们做了一个分析,就是25家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从开始到上市的时间大概是10.6年,所以欢迎大家进入一个特别苦的行当。这是一个特别需要耐心、坚持、定力的行当。不但创业者需要,其实投资人也特别需要,我觉得做好投入十年以上的心理准备。 我们把这十年又分成两组,一组是海归,一组是本土出来的创业者。本土要快一些,海归要慢一些,两者之间可能差18个月,这是第二点。但是海归的毛利平均比本土的高15个点,这是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今天这个机会带动两个趋势,一个是大同讲的资本市场,其实我跟大同一起投资了一家公司叫安集微电子,本来是赶不上科创板的,就是因为过去投入太大了,没有办法把过去投入用利润抹平,所以就推迟一些时间上市,很开心是能够看到安集微电子经过15年的努力上市了。其实比安集微电子时间更长的公司还有很多,像蓝旗、中微等,其实每家公司后面都有非常多的故事。 第二个我看到的变化是需求,中国最开始有一个低端制造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需要为低端制造配合的半导体,没有人做。大同最开始做展迅的时候是从山寨市场开始打的,真的是为中国终端的产品去服务的芯片。 我们今天也看到蓝旗、安集微、中微这些公司,它们现在的产品确实提升得非常快,已经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但是要达到这个先进水平其实需要的时间是非常久的。 今天这个时刻我们谈了好长时间过去,接下来展望一下未来,今天我们这个时点其实是一个特别多变的时代,这个变化是多层次的。刚才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也讲过,科技的变化,不管是5G,人工智能、物联网都对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今天国际环境也是非常复杂多变,中国整个经济也处在转型升级和求变的时间点,所以非常的复杂。 在这么复杂的、波涛汹涌的时代,我特别希望大同、志雄给大家指点迷津,到底机会哪里?挑战在哪里?对创业者有没有些许的告诫或者期许? 陈大同:现在的时间点是一个巨变的时间点,而且我们认为是黄金十年、二十年真正出现了。这里面包括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创业者成熟了。 十年前半导体创业公司80%以上是海归,因为国内没这个产业。现在八九成的创业者都是本土创业,海归是见过市面,又有技术,又做产品,但是他们有三个问题: 1、没有卖过东西,不懂销售,不懂市场;2、没有管理过团队,回来之前基本都是工程师;3、没有混过江湖,中国市场江湖完全跟海外不一样,要想落地、本地化海归公司都得走几年弯路才能找到路,只要活下来都还不错,这就是为什么做得很痛苦。我们之前合作几个公司,包括我们跟北极光、志雄这边都是前面走弯路,走弯路之后才回来。你会发现本土的创业者特点是,对市场比较准,而且现在许多创业者都是从原来大公司出来的自身客户有许多资源,也懂产品,但往往技术的领先性这方面还差一点,这个是他们的特点。 所以,最近几年出来的公司可能上市时间会大大缩短。 其中还包括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你能投进去但是退不出来,我们有好多年投的公司做得这么好,整个上市排了三年半才上市,中间经历过两次IPO终止,所以特别特别痛苦,跟美国6-9个月是没法比的。我们一直在呼吁,你必须要给中国高科技、硬科技要有一个绿色通道,一直没有,但是这回不一样了。 今年的科创板我们认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半导体企业前面好多年没有IPO的公司,停了好多年。从2016年又开始有,但是2016、2017、2018每年顶多1-2个上市,今年科创板已经有6家上市,加上并购跟之前主板上市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家公司了,真正体现了资本市场上对于硬科技的认可。 从投资这个角度来说,机会也带来了,由于一定会出现一些在4-6年就能上市的半导体公司,这是一个新的情况,还挺令人鼓舞的。 周志雄:刚才杨磊说了,我们以前的国内半导体公司主攻低端代替国外的产品。在美国基本上半导体芯片产业都已经是一个巨头的产业,起码得有上万个员工,每个产品起点的收入是几亿美元到十亿美元起。在国内我们觉得现在的机会其实是有几点: 第一,现在在用户市场或者说在终端用户上,我们是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每年购买芯片的量非常大,这是一个机会点。 第二,像5G、IoT、AI都带来一些新的机会,都是增量。 这些增量对中国来说首先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数字,而国际大公司在短期内可能是看不到的。所以这个量又足够大,场景又足够大,用户又已经准备好了在等了,就看我们创业的团队了,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可能十年以前投这个东西市场时机不成熟,今天我觉得是一个全新的局面。 第三,刚才大同总讲了,我们以前作为外资风险投资投的公司一定是技术最好的,但是客户的需求没有那么紧密,技术牛但不知道客户要什么。 我觉得今天的机会有两条:一是现在国际形势的变化,芯片产业成为战略意义的产业。既然成为战略产业就促生了一些新的机会,比如说离岸的芯片公司需要在中国落地,可能需要中国本土切割和本土退出。 另一个是如何绑定最终客户,我觉得这个是很大的机会。 比如说像现在阿里、腾讯、百度其实都已经开始有自己或自己投的芯片公司,但是还有一大堆很强的IT公司其实目前还没有。我们知道像海思今天能够成功,十几年以前是看过的,大家都知道他们也是刚起步,但是最重要的一条背后有一个大的客户。这个客户持续不断地给他投资,而且产品只要出来能合格就会用。 中国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机会,这个机会可能会成为各个分领域,刚才跟杨磊聊了一下,可能有三四十个,这种领域其实还是蛮多的。 跟今天切题一点,就是余杭这样的地方或者杭州吧,有那么三个比较大的客户,对于AI芯片来说有三个大客户,一个是阿里,一个是海康,一个是大华。芯片产业其实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是离客户近,如果能够通过离客户近把资本聚集起来,能够有足够多的人才聚集在这儿,这是一个成功的基础。 另外加一条,最近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很多在海外工作二十三十年,已经成为某一个技术领域的领头人,但是现在觉得出于未来发展愿意回到国内,这个趋势越来越明确了。反而国际并购的机会越来越困难了。 如果我们有一个足够方便的地域,比如刚刚说开始修西溪站了,离客户近,资本能够聚集,有科创板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杨磊:总结一下,志雄刚才讲的场景,中国最丰富的是客户的场景,大同讲的是资本市场打通。我觉得在这么大一个会场也不缺资本,人才基本上也到位了,而且回来创业的人的素质都在不断地提高。 我再加一个,也是我们自己的分析,第一波比较大的半导体上市的公司或者退出的公司,一个是展迅,一个是兆易创新,大概很长时间都在300亿人民币。我们今天看科创板这些公司估值挺高,咱们就算打五折,好多也是300亿以上,所以我已经看到这个趋势。从我们被投资的很多公司,现在这些公司的产品我感觉是世界一流了,确实是看到了很多希望。 最后用一分钟时间,每人简单预测一下15-20年中国半导体的现状。 陈大同:中国的机会在十年前,大部分半导体方面机会还都是国产替代,因为我们的短板还太多。但是现在出现新的机会了,就是创新,当然创新是从微创新开始。我们有自己的需求,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一些微创新,比如说蓝牙耳机这种微创新。从国产替代到微创新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是我们一个大的机会。 大概在一年半以前,中美贸易争端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预测,说设计行业5-10年才能追上,制造是10-15年才能追上,设备材料需要10-20年才能追上。现在感觉由于有了中美贸易战,变成了全民抗战全面开放的时候,这个时间点有可能大大的加速。 周志雄: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今天半导体行业国内还是低端替代国外产品为主,我们给十年、二十年,我认为在国内市场中端应该能拿下来。可能最高端我觉得十年后还是不能完全拿下来。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有挑战的现在大家关注的还是比较少,比如说光电、激光器件这类还是很核心的东西也比较有机会,现在大家关注的还是硅芯片领域。我预测,十年二十年国产设计产品化在国内市场可占到2/3,中低端应该全占了,高端可以分一半或者1/3。 杨磊:因为半导体像一个鸭蛋一样的,其实低端比较少,中端是一个巨大肚子,高端也比较少,那基本上中国能占50%。所以预祝半导体产业能够很好的发展,也预祝各位创业者和投资人,能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很好的收益,很大的成功,谢谢大家!

创新到底难不难?

前段时间我在黑马做了一个关于创新的分享。我先问班上的创业者,什么是创新,得到的回答大概是这些。 “我在公司一直提倡创新加业务,三大创新。第一,人才创新;第二,商业模式创新;第三,技术创新。业务是已知业务和未知业务,创新和业务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企业是一个传统化工企业,本来是个很传统的行业,但我很用心地想如何创新。” “创新是相对于现有或者旧有而言。创新有两种,微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微创新是改进,模式的改进、技术的改进或者理念的改进。颠覆式创新是对原有技术的跨越,比如信息革命、蒸汽机革命…” “创新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增效。第二,降成本。” “创新是企业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当今世界山寨技术太厉害了。我们企业好的产品一出来就被模仿,如果不再一次创新,肯定会在市场上死掉。” “我理解的创新是指对现有的生产关系或者生产力等要素的重新打乱重组迭代升级,等各种方法所产生的结果。” 大家对创新的理解不一样,可每个公司都害怕自己的公司不那么创新,或者失去创新。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的理解以及亲身经历中创新的方法,其实三招就可以了,然后你会发现创新或许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找到长期、真实而又普遍性的问题 创新的第一步,是先找到“问题”,且这个“问题”具备三个特性:长期、真实、普遍。这句话好理解,但难的是“问题”不大好找,因为你自己会比较难意识到什么才是“问题”。 我听过很多创业者的案例,归结起来他们的描述更多是现象,而不是问题。比如有个做美业的创业者,他说这个行业人员从业时间短,而且客单价过高,导致客户数量很少。其实这是现象,虽然这个感知是真实的,但对现象背后问题的认知还远远欠缺。 因此,我们先有必要理清现象和问题的根本区别,这也是你对行业、用户需求、产业规律的根本理解。 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长期、真实、普遍。 第一点,普遍性,即它涉及多少人群。 这点我贡献一个错误示范,我自己的错误。当年我做了现在所谓的“高端专车”,可这个用户群有多大?是定义所有人从 A 到 B 的快捷出行方式,还是解决一小撮人在没有司机或者外地出差也可以同样享受专车服务的需求?如果是前者,就是全网用户;如果是后者,算一下北京当时有 600 台机动车, 500 万台小轿车,而能请得起专用司机的人群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比例,最乐观的数据应该不会超过 20 万;想有司机的体验或者司机暂时不在,可能就剩几万了。 一个目标盯着这几万人来服务,另外一个商业模式是盯着北京 2000 多万人的出行,除了公共交通覆盖 1000 万人,剩下的不管是出租车还是其他方式,还有大几百万。所以说即便表面上一样的业务,但可能由于你对产业理解的角度和深度的不一样,就决定了你的终局。 第二点,长期性,需要多长呢? 曾经有一段时间行业流行一个词“痛点论”,抓住了痛点就抓住了方向。我不太赞成这个观点。如果一个问题解决了,不痛了,需求就没了,可能你会就此走上一条邪路。比如 PC 时代的杀毒行业,毒杀完了,杀毒软件就没什么价值了,可他们还不死心,因此很多杀毒公司走上一条邪路,一边杀毒,一边制毒。先恐吓用户被病毒侵入,这时它会像一个斗士站出来说:“互联网病毒层出不穷,我又紧急开发了一个防止这个病毒的软件,你们永远需要我….” 那些年被病毒的PC 还有一个案例比较好理解:抢票软件。这是长期需求吗?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长期需求,也很难支撑一家公司以此为切入点,成长为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倘若这个需求随着供给增加,或者系统自身的完善,抢票的功能可能就会弱化。 第三点,真实性。 人是个奇怪的动物,欲壑难填,很贪婪。比如出行服务,用户希望你最好能给他提供免费升舱、无限制退改签,最好再附送一个通道服务,而且标价还要便宜。这是个需求吗?这只是一种需要。 我有一个公式去理解这二者:需要减支付等于需求。看用户有没有为他的需要有支付意愿或者这个支付意愿有多强烈。这个支付是泛支付,不一定是 C 端直接支付。好比我是一个商家,希望拥有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曝光,比如在淘宝、天猫、京东上,他面对这种需要愿意为此付出多大的成本? 结合这些,你可以思考一下,想想当初创业,有没有找到一个长期、真实而普遍的问题?当时的判断到今天有没有变化和修正,如果有,为什么?面向企业在未来的经营和发展,这个起点是什么?未来是为解决什么长期、真实而普遍存在的问题去努力的? 如果大家找到了,先恭喜,但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才是创业的开始。 提出简单而准确的解决方案 刚刚有朋友说,发现问题,然后该怎么做呢?其实,不管是模式创新还是颠覆式创新,都是要解决问题,而商业的有趣在于任何一件事情都没有标准答案,面对一个问题可以有 N 种解决方案,问题是哪个解决方案才是你应该选择的。 这个方案要准确,最好还简单。如果又模糊又复杂,就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举个酒店行业的例子。住店客人的共性需求是位置好、干净、便宜、卫生。这个行业里这么多聪明的企业家,提出了很多种解决方案。有人做快捷连锁酒店,对标如家、汉庭、7 天、亚朵,这是一类解法;还有一类解法,像途家、Airbnb,把民宿整合起来,用民用的房子;还有印度的 OYO 提出了新的解法,传统单体的招待所、小酒店没有品牌,没有统一管理系统,就从品牌整合开始,把这些单体酒店都变成 OYO 的酒店,统一运营。 OYO 的迅速崛起,它会是下一个?…

Read More

印度操作系统为何能成?

  在不久前谷歌断供华为移动GMS应用与服务之际,自主操作系统成为热门话题。开发自主操作系统的难度人所共知,最大的困难不是研发本身,而是生态系统。 但我们放眼邻国印度,就会知道,印度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KaiOS,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操作系统,用户数超过1个亿,在印度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了iOS,该操作系统也是基于linux基础核心搭建的系统,据说已在100多个国家应用。 印度操作系统为何能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KaiOS是一个在 2017 年推出的基于 Linux 的手机操作系统,据说其首席执行官 Sebastien Codeville 曾经是一名 TCL 的工程师,Codeville 在 TCL 时就曾和团队开发过一款运行 Firefox OS 系统的手机,由此看到了 Firefox OS 的潜力。 KaiOS系统复刻自 Mozilla 于 2016 年停止的 Firefox OS 的开源社区继任者 B2G(Boot to Gecko),KaiOS 将基于 HTML5 的应用程序带入非触控设备,针对低端硬件平台进行了优化,它还支持 3G、4G、WiFi、GPS 和 NFC 等等,优化了功能机的用户界面、实现了更少的内存与电量消耗。 它其实是智能手机的操作理念与功能手机的简洁结合了起来,严格来说是一款半智能手机。它支持H5应用扩展,也支持Google地图、Google搜索、Facebook、Twitter等应用,体验远非普通功能机所能比拟。 它的壮大背后,有两大福将,一个是印度的首富Mukesh Ambani 穆克什·安巴尼,一个是诺基亚。 印度操作系统能成,有赖于印度首富的互联网思维 安巴尼原本是全印度最大的私营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信实工业集团的主席,后来创建了一家电信运营商公司Reliance Jio。2016年9月, Jio正式宣布向印度用户提供免费的4G服务,并且在7个月内完全免费。 对印度这样一个贫穷的人口大国来说,国民极度注重智能手机的性价比。而4G服务免费这意味着打电话、上网、发短信等都不要钱,免费看电影,免费听音乐。 在普通的消费者看来,其实这就是首富要进行一场全国性的4G惠普与市场教育,也就是做7个月的慈善。普通的印度手机用户哪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通过免费策略,Jio在170天做到了1亿用户,有人统计了,Facebook获得1亿用户,用了852天,Twitter 用了780天,微信用了433天。Jio打破了这个记录。随后,印度首富阿巴尼推出了搭载kaiOS的定制手机Jio Phon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