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过这样一位二年级的小姑娘,她描述了这样一件事: 爸爸给我买过一套《查理九世》,其中有一册《秘境珍宝之旅》,我只看到“幻影列车”的部分。 有一次,我妈妈的朋友带了孩子来我家玩,我给她看我最爱的这套丛书,“这本我还没看完,我们一起看吧”。 到她要走了我们也没看完,她就拿着这本书出去,问我妈妈,“阿姨,我可以把这本书带回去看吗?”我还在纳闷:她为啥不问我而要问我妈?我妈就说,“可以可以,这本书就送给你吧。” 她妈妈说:“你看阿姨对你多好,赶紧谢谢阿姨。”然后她们愉快地回家了。 我妈关上门,回过头来,我开始哭了,并且很生气。 我妈特别不以为然地说:“你哭什么,你不是有那么多本嘛,给她一本怎么了,人家都开口了。” 我好几天没跟我妈说话,感觉特别委屈,难道是我不够大方么?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做过类似的事情,不经过孩子同意就把东西随意送人。看似不经意的一件事,孩子是我的,我替她/他做主就行了。而实际上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你替她/他做主是边界不清! 如果父母没有边界感,经常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那么孩子就容易把问题和不好的情绪归咎为自己的错误。成人之后,也很容易受到别人评价和情绪的影响,难以坚持自我。 所以父母和孩子是需要有边界的,尤其是心理边界。边界感清晰的孩子不会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和要求。他们明白:我是个独立的人,我应该为自己负责。他们不会因为他人的错误而感到自责,也不会随意将错误归咎给别人。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更好的分离。 父母与孩子相处需要合适的心理边界 生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不太远也不太近。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刺猬法则”,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爱需要距离,但像两只刺猬的那种“比较适合的距离”是需要在不断的微调和磨合中找到的。太近了,可能会让孩子束缚得想要逃开;太松了,对孩子不管不顾,又会让亲子双方几乎忘了这关系的存在,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合理的亲子关系界限应该是:亲子之间在良好的互动模式下,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对方独立的看法、立场、选择,而不是过分的相互依赖、干扰和控制。找到亲子之间合适的心理边界,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放手去爱,鼓励孩子自理自立 我的一个学员是重组家庭,爱人带了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这位妈妈处于特别焦虑的状态。因为与这个孩子的关系很难相处,她对孩子有众多看不惯的地方,比如:这个孩子的房间里面特别脏乱,泡面盒子、饮料瓶子堆得乱七八糟,但她自己又特别爱干净,特别爱整理,她不仅整理外面的,还把孩子的房间一起整理了,使得孩子特别不喜欢,费力不讨好。这个年龄的孩子哪怕是亲生母亲来整理他都会嫌烦,所以孩子经常对她各种埋怨。 后来,这位学员找到我交流的时候,我对她这样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选择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让他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尊重他。你爱干净,你就整理你自己的房间和公共区域,孩子的房间你就不用非要跟他叫劲去打扫,不管里面如何脏乱,你也不用去弄它。当外面收拾得非常干净,就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反差。孩子会感受到并开始反思。经过这个过程,孩子也慢慢开始把房间里的垃圾收拾出来,也开始整理房间了。 这里面看似是一个房间的边界,其实是心理边界的问题。在心理上你尊重他了,你允许他有这样的权利去把自己的房间保持自己想要的样子。妈妈慢慢退出来,孩子做了自己房间的主人,他就开始整理房间了。心理上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对孩子的控制欲慢慢退下来的时候。这个孩子内心自我控制的空间就大了。他对自己做主的那部分就开始负责了,亲子关系就改善了很多。 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在这一点上的感触和体会是我的女儿带给我的: 当时正值女儿初三毕业,成绩一直不错,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是孩子是要上南开中学的。递交志愿前,孩子找到我,把她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说:“妈妈这是您想要的。”又把她的志愿表摆在我的面前说:“这是我想要的。”孩子填报的志愿是耀华中学。 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去南开中学,我想去耀华中学。耀华离家近,我每天早上可以多睡一会,而且耀华的篮球队特别棒,您也知道我喜欢打篮球,我想在高中继续打篮球,所以我想上耀华。” 孩子的一番话让我马上认识到,不能把自己的喜好和期待加诸在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选择,所以孩子在耀华中学愉快地度过高中三年。毕业后,女儿说出了“学校好、老师好、同学好”的三好感言,也证明了孩子的选择是正确的。 家庭中的边界不清很多时候是在“爱”的幌子下发生的,明明是侵入了孩子的边界,还要扣上一个“都是为了你好”的帽子:父母逼孩子学习是“为了你好”,其实缓解的可能是自己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阻止家庭成员做出新的尝试是“为了你好”,其实可能只是将自己无力的部分投射给了对方,这个投射本身也可能就限制了对方的能力;不断的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孩子是“为了你好”,这可能恰恰阻碍了孩子独自地面对世界。 真正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允许彼此的独特性、差异性存在,这样的关系才能使彼此都舒服,真正的亲密才会发生。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要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增加孩子的身体界限感 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前段时间,张亮在《新生日记》里谈到了自己的亲子关系时,称女儿不能亲嘴,表达爱意可以亲吻额头、头发和手臂。他认为性别意识的培养对女儿来说非常重要,要让她从小养成自我保护意识。此事引发大批网友参与讨论,超过50万网友参与新浪综艺发起的投票,且有43.1万网友支持张亮教育观,认为女孩应该从小培养性别意识。 我也十分认同张亮的看法,提到性别意识,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女孩子。其实,性别意识的培养不仅对女儿很重要,对儿子来说也同样重要。 在夏令营里,经常会看到四、五年级的男孩子只穿一条内裤就在楼道里走来走去,洗澡或上厕所不关门等等问题,究其原因都是父母在家就没有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和隐私意识。 心理学家汤姆逊的研究报告指出:3岁是孩子性别意识的过渡期,在3岁之前,孩子的性别意识十分模糊,并不懂男孩女孩有什么区别。在3岁之后,孩子开始慢慢通过外在形象区分性别,如:长头发的是女孩子、短头发的是男孩子、穿裙子的是女孩子等。所以在孩子3岁左右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培养孩子的身体界限感将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性别认同、自我认识、安全意识和规矩意识。拥有身体界限感的孩子,懂得规矩和自我保护,在将来也能够更自主、更独立地面对危险和困难。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边界并不是国与国的边界,泾渭分明不可逾越;它更像是连接两个房间的一扇门,既时时互通,又可进可退。正是因为有了这扇门,我们才能互敬互爱地生活在一起。 图文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作者陈秀茹 编辑慧敏 校对冬末